一种电芯下料装置以及卷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2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以及卷绕机,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该电芯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夹持,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安装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对电芯的一端进行夹持,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对电芯的另一端进行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下料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地对电芯进行夹持,避免发生拔针抽芯现象,避免造成电芯的尾部下塌,防止电芯受损,提高电芯生产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以及卷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下料装置以及卷绕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锂电池卷绕生产过程中,把已经完成卷绕工序的半成品电芯从卷针上卸下是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下电芯结构为悬臂型单边夹持机构,其先利用单边的悬臂对电芯进行夹持,再将卷针从电芯内拔出。但是这样一来,在卷针的拔出过程中,容易将电芯的隔膜带出,从而导致拔针抽芯现象发生,并且还可能会造成电芯的尾部下塌,损伤电芯。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防止电芯受损的电芯下料装置以及卷绕机特别是在电芯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下料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地对电芯进行夹持,避免发生拔针抽芯现象,避免造成电芯的尾部下塌,防止电芯受损,提高电芯生产的良品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机,能够稳定可靠地对电芯进行夹持,避免发生拔针抽芯现象,避免造成电芯的尾部下塌,防止电芯受损,提高电芯生产的良品率。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安装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对电芯的一端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对所述电芯的另一端进行夹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安装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对电芯的一端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对所述电芯的另一端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固定板和夹持模组,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座滑动配合,所述夹持模组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夹持模组用于夹持所述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第二驱动件、动夹针和静夹针,所述静夹针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动夹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动夹针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夹针,以夹持或者松开所述电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装置还包括双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所述安装座相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轰杨吉陈飞阳如坤魏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