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包括装置底板、设置在装置底板底面的滚轮、设置在装置底板顶面的充电桩体和设置在充电桩体内部的电池组,所述装置底板和充电桩体之间设有装置底座,所述充电桩体顶端的一侧设有防尘装置,所述充电桩体的内腔顶端位置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折叠杆,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侧连接有充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驱动杆通过连接杆驱动防尘窗,使防尘窗自动打开,保证充电装置可以自由伸出,便于充电操作,实现充电头水平方向的微调整,即实现充电头的任意位置的微调整,保证充电头契合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大都指采用纯电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因此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为电池,因此电池的充电非常重要,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充电桩;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分为固定充电电桩和移动式无线充电桩,无线充电桩可以自由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对准,实施充电,但是,充电口与充电头容易存在微小误差,导致无法充电,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包括装置底板、设置在装置底板底面的滚轮、设置在装置底板顶面的充电桩体和设置在充电桩体内部的电池组,所述装置底板和充电桩体之间设有装置底座,所述充电桩体顶端的一侧设有防尘装置,所述充电桩体的内腔顶端位置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折叠杆,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侧连接有充电装置。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顶端靠近折叠杆的位置开设有与折叠杆相契合的滑槽,所述折叠杆由三至五根长杆相互嵌套。优选的,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窗,所述防尘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防尘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滑槽的中部位置。优选的,所述防尘窗与驱动杆相平行。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腔顶端和底端位置安装有横向轨道杆,所述横向轨道杆的侧面嵌套有轨道块,两组所述轨道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轨道杆,所述竖直轨道杆的侧面嵌套有轨道套,所述轨道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充电头。优选的,所述轨道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端与轨道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轨道块的两侧设有弹簧,且弹簧嵌套在横向轨道杆的侧表面。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的内腔中间位置通过扭簧轴安装有导向轮盘,所述导向轮盘的侧面缠绕有导线,且导线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端通过伸缩杆与充电桩体的底面螺栓连接,所述充电桩体的底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面靠近限位杆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契合的限位槽,所述装置底座和充电桩体之间连接有连接导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液压缸可以通过伸缩杆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同时带动充电装置和折叠杆,折叠杆可以推动驱动杆,驱动杆通过连接杆驱动防尘窗,使防尘窗自动打开,保证充电装置可以自由伸出,便于充电操作。2、本专利技术中,充电头通过轨道套和连接弹簧可以在竖直轨道杆的侧表面沿竖直方向自由滑动,实现充电头竖直方向的微调整,轨道块通过两侧的弹簧可以在横向轨道杆的侧表面沿水平方向自由滑动,实现充电头水平方向的微调整,即实现充电头的任意位置的微调整,保证充电头契合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3、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液压缸可以通过伸缩杆驱动充电桩体,使充电桩体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保证充电桩体适合不同高度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防尘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装置底板;2、装置底座;3、充电桩体;4、防尘装置;41、防尘窗;42、连接杆;43、驱动杆;5、第一液压缸;6、移动板;7、充电装置;71、连接板;72、横向轨道杆;73、轨道块;74、竖直轨道杆;75、轨道套;76、充电头;77、连接弹簧;8、折叠杆;9、导向轮盘;10、第二液压缸;11、限位杆;12、连接导线;13、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4,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包括装置底板1、设置在装置底板1底面的滚轮13、设置在装置底板1顶面的充电桩体3和设置在充电桩体3内部的电池组,装置底板1和充电桩体3之间设有装置底座2,充电桩体3顶端的一侧设有防尘装置4,充电桩体3的内腔顶端位置设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顶端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折叠杆8,移动板6远离第一液压缸5的一侧连接有充电装置7,充电桩体3顶端靠近折叠杆8的位置开设有与折叠杆8相契合的滑槽,折叠杆8由三至五根长杆相互嵌套,防尘装置4包括防尘窗41,防尘窗4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远离防尘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3,驱动杆43设置在滑槽的中部位置,防尘窗41与驱动杆43相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压缸5可以通过伸缩杆推动移动板6,移动板6同时带动充电装置7和折叠杆8,折叠杆8可以推动驱动杆43,驱动杆43通过连接杆42驱动防尘窗41,使防尘窗41自动打开,保证充电装置7可以自由伸出,便于充电操作。充电装置7包括连接板71,连接板71的内腔顶端和底端位置安装有横向轨道杆72,横向轨道杆72的侧面嵌套有轨道块73,两组轨道块73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轨道杆74,竖直轨道杆74的侧面嵌套有轨道套75,轨道套7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充电头76,轨道套7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77,连接弹簧77的顶端与轨道块7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轨道块73的两侧设有弹簧,且弹簧嵌套在横向轨道杆72的侧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头76通过轨道套75和连接弹簧77可以在竖直轨道杆74的侧表面沿竖直方向自由滑动,实现充电头76竖直方向的微调整,轨道块73通过两侧的弹簧可以在横向轨道杆72的侧表面沿水平方向自由滑动,实现充电头76水平方向的微调整,即实现充电头76的任意位置的微调整,保证充电头76契合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桩体3的内腔中间位置通过扭簧轴安装有导向轮盘9,导向轮盘9的侧面缠绕有导线,且导线与充电装置7电性连接,装置底座2的顶面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10的顶端通过伸缩杆与充电桩体3的底面螺栓连接,充电桩体3的底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装置底座2的顶面靠近限位杆11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杆11相契合的限位槽,装置底座2和充电桩体3之间连接有连接导线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10可以通过伸缩杆驱动充电桩体3,使充电桩体3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保证充电桩体3适合不同高度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的适用性。工作原理,参照图1-4,使用时首先根据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的高度打开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10可以通过伸缩杆驱动充电桩体3,使充电桩体3的高度契合新能源汽车,当需要充电时,打开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可以通过伸缩杆推动移动板6,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包括装置底板(1)、设置在装置底板(1)底面的滚轮(13)、设置在装置底板(1)顶面的充电桩体(3)和设置在充电桩体(3)内部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和充电桩体(3)之间设有装置底座(2),所述充电桩体(3)顶端的一侧设有防尘装置(4),所述充电桩体(3)的内腔顶端位置设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液压缸(5)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顶端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折叠杆(8),所述移动板(6)远离第一液压缸(5)的一侧连接有充电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包括装置底板(1)、设置在装置底板(1)底面的滚轮(13)、设置在装置底板(1)顶面的充电桩体(3)和设置在充电桩体(3)内部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和充电桩体(3)之间设有装置底座(2),所述充电桩体(3)顶端的一侧设有防尘装置(4),所述充电桩体(3)的内腔顶端位置设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液压缸(5)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顶端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折叠杆(8),所述移动板(6)远离第一液压缸(5)的一侧连接有充电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3)顶端靠近折叠杆(8)的位置开设有与折叠杆(8)相契合的滑槽,所述折叠杆(8)由三至五根长杆相互嵌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4)包括防尘窗(41),所述防尘窗(4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远离防尘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3),所述驱动杆(43)设置在滑槽的中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窗(41)与驱动杆(43)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柯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