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41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包括门体,门体上设有智能门锁,门体上部两侧壁分别连接设有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门体上部设有多组通风孔,多组通风孔内部插入设有塞块,多组塞块一端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内侧壳体上连接设有配合连接板的移动机构;内侧壳体下侧壁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小型风机,外侧壳体上下侧壁分别设有多组排气孔,内侧壳体一侧外壁上连接设有烟雾传感器和警示灯,内侧壳体一侧内壁上连接设有控制单元,外侧壳体一侧外壁连接设有警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控制单元先向警示灯和警报器发出信号,室内人员及时作出反应;通过小型风机将室内的烟雾排至室外,再配合警报器的声音,使室外人员及时发现火情位置。火情位置。火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


[0001]本技术涉及安防门
,特别涉及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

技术介绍

[0002]安防工程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安全防护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前做准备以避免或者减少被保护对象受害,以使得被保护对象处于相对安全的场景中,安防产品包括监控设备、报警设备、安防门等等,其中,安防门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产品。
[0003]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安防门的功能也逐渐趋于智能化,例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等,但是这些功能大多是体现在锁具的智能化,在防火防盗等安全性能方面还有所欠缺。
[0004]目前,住宅房屋常用的安防门是全封闭式的,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到房屋外需要一定时间,楼层内的居住人员或者物业人员无法及时得知火灾情况,导致错过火灾的最佳扑灭时间,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0005]为了便于物业人员或者火灾现场以外的人员能够及时获知火灾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有智能门锁,所述门体上部两侧壁分别连接设有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所述门体上部且位于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之间设有多组通风孔,多组所述通风孔内部且靠近内侧壳体部分插入设有塞块,多组所述塞块位于通风孔外侧的一端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所述内侧壳体上连接设有配合连接板的移动机构;
[0007]所述内侧壳体下侧壁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小型风机,所述外侧壳体上下侧壁分别设有多组排气孔,所述内侧壳体一侧外壁上连接设有烟雾传感器和警示灯,所述内侧壳体一侧内壁上连接设有控制单元,所述外侧壳体一侧外壁连接设有警报器。
[0008]作为改进: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内侧设备盒、外侧设备盒、锁芯,所述锁芯包括斜舌和方舌。
[0009]作为改进:所述内侧设备盒外侧壁上部设有显示器,所述外侧壳体远离门体的一侧外壁中部连接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器连通。
[0010]作为改进: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于内侧壳体远离门体的一侧外壁上部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轴端转动穿至内侧壳体内部并且连接设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另一端与门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轴外侧配合螺纹连接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侧与连接板上侧中部连接。
[0011]作为改进:所述移动块上部内侧滑动穿过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一端与内侧壳体内侧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门体连接。
[0012]作为改进:所述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均为长条矩形结构,所述内侧壳体为防火材质,在有火情时,通过内侧壳体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门体内侧的烟雾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到室内烟雾情况,及时发现火情,通过控制单元先向警示灯和警报器发出信号,在烟雾较小时,可以通过警示灯警示室内人员,及时作出反应;
[0014]通过警报器发出的声音提醒室外人员或物业人员,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移动机构将多组塞块从通风孔中拔出,并将多组小型风机启动,通过小型风机将室内的烟雾排至室外,再配合警报器的声音,使室外人员或物业人员及时发现火情位置,进行灭火,防止错过最佳扑灭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的门体上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8]1、门体;2、智能门锁;2.1、内侧设备盒;2.2、外侧设备盒;2.3、锁芯;2.3.1、斜舌;2.3.2、方舌;3、显示器;4、连接板;5、内侧壳体;6、外侧壳体;7、通风孔;8、塞块;9、电机;10、螺纹轴;11、移动块;12、限位滑杆;13、小型风机;14、控制单元;15、烟雾传感器;16、警示灯;17、排气孔;18、警报器;1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1上设有智能门锁2,所述门体1上部两侧壁分别连接设有内侧壳体5和外侧壳体6,所述内侧壳体5与外侧壳体6均为长条矩形结构,所述内侧壳体5为防火材质,所述门体1上部且位于内侧壳体5和外侧壳体6之间设有多组通风孔7,多组所述通风孔7内部且靠近内侧壳体5部分插入设有塞块8,多组所述塞块8位于通风孔7外侧的一端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4,所述内侧壳体5上连接设有配合连接板4的移动机构;
[0021]所述内侧壳体5下侧壁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小型风机13,所述外侧壳体6上下侧壁分别设有多组排气孔17,所述内侧壳体5一侧外壁上连接设有烟雾传感器15和警示灯16,所述内侧壳体5一侧内壁上连接设有控制单元14,所述外侧壳体6一侧外壁连接设有警报器18。
[0022]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室内出现火情时,先通过烟雾传感器15检测出烟雾浓度,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14中,通过控制单元14最先将警示灯16和警报器18启动,在烟雾较小时,可以通过警示灯16警示室内人员,及时作出反应;通过警报器18向外界发出警报声进行提醒,控制单元14将移动机构启动,通过移动机构带动连接板4远离门体1,多组塞块8从通风孔7中拉出,通过多组通风孔7使室内外相通,控制单元14启动多组小型风机13,通过多组小型风机13将室内的烟雾先送至内侧壳体5内部,再通过多组通风孔7排至外侧壳体6,通过多组排气孔17排至室外,使室外人员或物业人员及时发现火情位置,进行灭火,防止错过最佳扑灭时间。
[002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于内侧壳体5远离门体1的一侧外壁上部连接的电机9,所述电机9轴端转动穿至内侧壳体5内部并且连接设有螺纹轴10,所述螺纹轴10另一端与门体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轴10外侧配合螺纹连接设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下侧与连接板4上
侧中部连接,电机9启动,通过电机9带动螺纹轴10转动,通过螺纹轴10带动移动块11移动,通过移动块11带动连接板4移动。
[0024]所述移动块11上部内侧滑动穿过设有限位滑杆12,所述限位滑杆12一端与内侧壳体5内侧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门体1连接,通过限位滑杆12对移动块11进行限位,防止移动块11随螺纹轴10转动。
[0025]所述智能门锁2包括内侧设备盒2.1、外侧设备盒2.2、锁芯2.3,所述锁芯2.3包括斜舌2.3.1和方舌2.3.2,火情的烟雾达到危险浓度时,通过控制单元14将斜舌2.3.1和方舌2.3.2进行自动解锁,防止室内人员开门繁琐,防止火势长时间燃烧将电路损坏,安防门无法打开,造成室内人员无法出来,和室外人员无法进入灭火。
[0026]所述内侧设备盒2.1外侧壁上部设有显示器3,所述外侧壳体6远离门体1的一侧外壁中部连接设有摄像头19,所述摄像头19与显示器3连通,通过摄像头19检测外部情况,通过显示器3在室内观察。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1)上设有智能门锁(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上部两侧壁分别连接设有内侧壳体(5)和外侧壳体(6),所述门体(1)上部且位于内侧壳体(5)和外侧壳体(6)之间设有多组通风孔(7),多组所述通风孔(7)内部且靠近内侧壳体(5)部分插入设有塞块(8),多组所述塞块(8)位于通风孔(7)外侧的一端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4),所述内侧壳体(5)上连接设有配合连接板(4)的移动机构;所述内侧壳体(5)下侧壁穿过连接设有多组小型风机(13),所述外侧壳体(6)上下侧壁分别设有多组排气孔(17),所述内侧壳体(5)一侧外壁上连接设有烟雾传感器(15)和警示灯(16),所述内侧壳体(5)一侧内壁上连接设有控制单元(14),所述外侧壳体(6)一侧外壁连接设有警报器(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2)包括内侧设备盒(2.1)、外侧设备盒(2.2)、锁芯(2.3),所述锁芯(2.3)包括斜舌(2.3.1)和方舌(2.3.2)。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柯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