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27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所述鼓泡装置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预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设置的脱硫液,所述塔体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体和液体可形成连续三次混合接触,气液接触更彻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整个气相通道不容易存在硫泥等堆积,气相通道顺畅,无明显塔阻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化氢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硫化氢吸收塔。
技术介绍
目前脱硫装置脱除硫化氢,一般采用喷淋填料塔或鼓泡塔。这些设备均通过气体和液体逆向接触,使气体中的硫化氢反应成为硫氢根离子或单质硫,并转存于脱硫液中,实现脱硫目的。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喷淋填料塔还是鼓泡塔,气体与液体逆向接触的时间都比较有限,加之硫化氢分子均匀分散在气体当中,所以总会有相当一部分硫化氢无法与液体发生反应而残存在气体中,脱硫效率的提高存在瓶颈。而且,在持续的脱硫作业过程中,塔底静液区、或者塔中填料层等位置,硫泥或副盐会不断沉淀堆积,并逐渐形成板结层。这最终会堵塞气相通道,增加塔阻,严重影响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液接触更彻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且气相通道顺畅,无明显塔阻影响的硫化氢吸收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所述鼓泡装置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预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设置的脱硫液,所述塔体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高于所述鼓泡装置、并低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碎泡塔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反冲洗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再喷淋装置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有除雾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所述鼓泡装置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预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设置的脱硫液,所述塔体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本技术在竖向的所述进气管处,先以预喷淋装置使气液进行第一次混合接触。然后气体通过所述鼓泡装置,以大量气泡的形式进入到所述塔体内的脱硫液中,气体与液体完成第二次混合接触。气体从脱硫液中出来后,再接受一次所述再喷淋装置的喷淋,气体和液体完成第三次混合接触。这样本技术气液接触更彻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整个气相通道不容易存在硫泥等堆积,气相通道顺畅,无明显塔阻影响。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塔体;11-出液管;12-出气管;2-鼓泡装置;3-进气管;4-预喷淋装置;5-碎泡塔板;6-再喷淋装置;7-反冲洗装置;8-除雾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出液管11,所述塔体1的上部设有出气管12,以上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塔体1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2,所述鼓泡装置2通常采用蜂窝嘴或者蜂窝管等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鼓泡装置2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1外的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3内设有预喷淋装置4。所述预喷淋装置4包括预喷淋喷嘴,当然所述预喷淋喷嘴管路连接有预喷淋供液装置。竖向的所述进气管3,可使得所述预喷淋装置4喷出的水雾,能在管内存在较长时间,这可提高所述进气管3内气液接触反应的时间。所述塔体1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2设置的脱硫液,这样所述鼓泡装置2鼓出的气体,就可以以大量气泡的形式混合于所述脱硫液中,气液混合接触更充分。本实施例所述塔体1内固定设有高于所述鼓泡装置2、并低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碎泡塔板5。在大量气泡鼓入脱硫液后,受水压和表面张力等影响,小气泡会逐渐混合为大气泡。此时大气泡在经过所述碎泡塔板5后被再次破碎为小气泡,所述脱硫液中就可持续保持良好的气液混合接触。常规地,所述碎泡塔板5可采用蜂窝板等实现。所述塔体1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6,常规地,所述再喷淋装置6包括多个再喷淋喷嘴,当然所述再喷淋喷嘴管路连接有再喷淋供液装置,所述再喷淋供液装置可以与所述预喷淋供液装置共用。本实施例在竖向的所述进气管3处,先以预喷淋装置4使气液进行第一次混合接触。然后气体通过所述鼓泡装置2,以大量气泡的形式进入到所述塔体1内的脱硫液中,气体与液体完成第二次混合接触。气体从脱硫液中出来后,再接受一次所述再喷淋装置6的喷淋,气体和液体完成第三次混合接触。这样本实施例气液接触更彻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本实施例气相通道依次为所述进气管3、所述鼓泡装置2、所述脱硫液、所述再喷淋装置6和所述出气管12,而接触反应生成的硫泥等,沉淀时直接越过所述鼓泡装置2到所述塔体1的底部,所述鼓泡装置2处因存在剧烈的气泡活动,硫泥等不会堆积。所以本实施例整个气相通道不容易存在硫泥等堆积,气相通道顺畅,无明显塔阻影响。本实施例所述塔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反冲洗装置7,所述反冲洗装置7对所述塔体1的底部进行间歇性反冲洗,防止硫泥等在所述塔体1的底部发生板结。常规地,所述反冲洗装置7包括反冲洗管,当然所述反冲洗管管路连接有反冲洗泵等。本实施例所述塔体1内位于所述再喷淋装置6与所述出气管12之间设有除雾装置8。常规地,所述除雾装置8包括若干排列设置的折流板。所述除雾装置8可除去气体中夹杂的大部分水汽,避免液体中硫成分影响出气的硫含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所述鼓泡装置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预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设置的脱硫液,所述塔体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硫化氢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固定设有鼓泡装置,所述鼓泡装置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塔体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预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内充有液面高于所述鼓泡装置设置的脱硫液,所述塔体上固定设有高于所述脱硫液的液面的再喷淋装置。


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明黄廷瑞张立珍
申请(专利权)人:明硕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