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载块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24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重载块材及其制备方法,该超重载块材为多层叠加的块状结构,由防滑耐磨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特殊加强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模具内压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树脂涂料、高强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的使用来提高超重载块材的耐重载性和耐磨性,并通过具抗收缩作用的树脂涂料以及玻璃纤维布的叠放配合,克服高强纤维布收缩率高的问题,在保证超重载块材耐重载和耐磨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块材具有高弯曲强度和高拉伸强度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作为工业地板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重载块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地板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超重载块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环境不断提升,对地面材料的选择要求也越来越高。重工业生产环境的地面要求也逐渐提升,其对于地面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粗犷的,而是逐步加入了清洁、自动化AI智能设备引入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地面超高重载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行业内对地面的抗压、耐磨等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常规的地面材料只能满足载重1500公斤以下的智能搬运车的运行,而对于1.5吨以上载重的地面材料非常稀有。因此,开发一种超重载块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重载块材及其制备方法,该超重载块材同时兼具耐重载、高耐磨、高弯曲强度和高拉伸强度的特点,能够作为1.5吨以上载重的地面材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重载块材,为多层叠加的块状结构,由防滑耐磨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特殊加强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模具内压制而成;所述防滑耐磨层由浸渍过树脂涂料的表面毡构成;特殊加强层由2~6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高强纤维布叠加而成;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均由多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玻璃纤维布叠加而成;所述树脂涂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采用高强纤维布提高超重载块材的耐重载性和耐磨性,并通过抗收缩树脂涂料的使用以及玻璃纤维布的叠放配合,克服高强纤维布收缩率高的问题,在保证超重载块材耐重载和耐磨性能的前提下,具有高弯曲强度和高拉伸强度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高强纤维布为芳纶纤维布、芳纶碳纤混纺纤维布中的至少一种。为了加强块材的耐重载性和耐磨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高强纤维布(尤其是芳纶纤维布)作为加强层的基材,但是试验发现,芳纶纤维布有很高的收缩率,影响最终块材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耐重载性、耐磨性以及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芳纶碳纤混纺纤维布(即芳纶和碳纤纵横交错编织)以提高高强纤维布的力学稳定性,降低收缩比。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在树脂投料中添加低收缩剂、特定的固化剂来改善块材的收缩率。此外,本专利技术将加强层的高强纤维布放置于玻璃纤维布之间,同样可以提高加强层的稳定性,改善高强纤维布收缩性过强的问题。两两高强纤维布之间纵横交叉叠放,是指:两层纤维布上的纤维丝排布方向不同,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液态环氧树脂为环氧当量为150~250g/eq的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环氧树脂为主要交联物质,为液态低粘度树脂,有利于浸渍纤维织物,属于收缩率较低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型;更进一步优选为环氧树脂NPEL-128,酚醛环氧树脂F44。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稀释剂501、稀释剂622。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填料为碳化硅、陶瓷粉、玻璃粉、玻璃纤维粉中的至少一种;可有效提高材块的耐重载性和耐磨性。进一步地,所述低收缩剂为粒径小于75微米的PE微粉。该粒径的PE微粉能够控制超重载块材的收缩,提高尺寸稳定性,减少微裂纹,增加抗冲击性能、颜填料的分散性、表面外观和光泽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双氰胺型固化剂、改性胺类潜伏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地,所述双氰胺型固化剂为有机脲改性双氰胺二氰二氨;所述改性胺类潜伏固化剂为改性脂环胺。更进一步优选为固化剂WQF-18、固化剂H-484。上述固化剂的固化温度为130~165℃,可有效降低高强纤维布的收缩性;若固化剂的固化温度低于100℃,则固化剂添加量过大,影响试剂配比;若固化剂固化温度高于165℃,则固化获得的产品收缩率过高。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毡为玻璃纤维表面毡、无纺布表面毡中的至少一种,克重为20~80g/m2;所述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0.2~1.0mm,克重为200~800g/m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超重载块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分别将表面毡、高强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浸渍于树脂涂料中,再从下至上依次将浸渍过树脂涂料的表面毡、多层玻璃纤维布、2~6层高强纤维布和多层玻璃纤维布叠放于模具内;(2)对步骤(1)模具内的材料进行压制固化,得到超重载块材。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压制固化的温度为130~165℃,压制固化的时间为15~3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树脂涂料、高强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的使用来提高超重载块材的耐重载性和耐磨性,并通过具抗收缩作用的树脂涂料以及玻璃纤维布的叠放配合,克服高强纤维布收缩率高的问题,在保证超重载块材耐重载和耐磨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块材具有高弯曲强度和高拉伸强度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作为工业地板进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下列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材料来源如下:环氧树脂NPEL-128、(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酚醛环氧树脂F44(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稀释剂501、622(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潍坊万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WQF-18(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H-484(滁州惠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陶瓷粉、玻璃粉、玻璃纤维粉(连云港沃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E微粉(东莞富真工贸有限公司)。下列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指标检测方法如下:表面硬度:采用《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进行测定;耐磨性:采用《GB/T3829地坪涂料》进行测定;冲击强度:采用(简支梁法)《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进行测定;弯曲强度:采用《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进行测定;拉伸强度:采用《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进行测定;收缩率采用《GB/T15568-1995通用型片状模塑料》进行测定。实施例1一、树脂涂料的制备树脂涂料的制备:将100份环氧当量为150~250g/eq的双酚A环氧树脂NPEL-128;5份稀释剂622;42份氢氧化铝;20份碳化硅、5份碳玻璃纤维粉;5份PE微粉;5份色浆;12份固化剂WQF-18,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三辊机研磨后得到树脂涂料。二、超重载块材的制备先分别将克重为40g/m2无纺布表面毡、芳纶碳纤混纺纤维布和厚度为0.4mm,克重为400g/m2的玻璃纤维布浸渍于树脂涂料中,再从下至上依次将浸渍过树脂涂料的表面毡、6层玻璃纤维布、2层芳纶碳纤混纺纤维布(两层之间纵横交叉叠放)和6层玻璃纤维布叠放于温度为135℃模具内;压制时间为25min,固化后,从模具中取出制得超重载块材。经检测:表面硬度:3H;耐磨性(75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为多层叠加的块状结构,由防滑耐磨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特殊加强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模具内压制而成;/n所述防滑耐磨层由浸渍过树脂涂料的表面毡构成;特殊加强层由2~6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高强纤维布叠加而成,且两两高强纤维布之间纵横交叉叠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均由多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玻璃纤维布叠加而成;/n所述树脂涂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为多层叠加的块状结构,由防滑耐磨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特殊加强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从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模具内压制而成;
所述防滑耐磨层由浸渍过树脂涂料的表面毡构成;特殊加强层由2~6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高强纤维布叠加而成,且两两高强纤维布之间纵横交叉叠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均由多层浸渍过树脂涂料的玻璃纤维布叠加而成;
所述树脂涂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纤维布为芳纶纤维布、芳纶碳纤混纺纤维布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环氧树脂为环氧当量为150~250g/eq的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载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填料为碳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港流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