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外壳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采用Pc材料做手机壳料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在手机后盖成型过程中,现有的注塑模具采用潜顶针浇口,这样的模具不能满足成型产品的工艺要求,使手机外壳在挤出成型的时候容易粘连,影响手机后壳的起模,降低了生产的效率,而在浇灌的过程中,模具的内侧壁压铸力不够,使得注塑的原料在模具内部不够紧密,致使气泡在模具内部产生,降低了手机后壳注塑产品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该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通过触杆转动连通激发盘,电磁铁间断激发和磁块组的磁吸使推块往复向上顶出后壳,提高起模的效率,注塑时通过活塞挤入注塑液,转架转动通过离心力作用挤出注塑腔体内空气,第一电机转速上升时,转轮转速加快加速注塑液的挤入,达到离心式注塑的效果,挤出注塑腔内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的外部通过齿轮组一(4)传动连接有转轴二(5),所述转轴二(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触杆(6),所述架体(1)接近触杆(6)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激发盘(7),所述转轴二(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左右两端通过离心杆组(9)传动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阻带(11),所述转轴二(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点(12),所述转轴一(3)的顶部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的外部通过齿轮组一(4)传动连接有转轴二(5),所述转轴二(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触杆(6),所述架体(1)接近触杆(6)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激发盘(7),所述转轴二(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左右两端通过离心杆组(9)传动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阻带(11),所述转轴二(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点(12),所述转轴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架(13),所述转架(13)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磁块组(15),所述转架(13)接近磁块组(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6),所述转盘(14)顶部的内部限位连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的顶端通过缓冲杆组(18)传动连接有推块(19),所述转架(1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盖体(20),所述盖体(2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型芯块(21),所述转架(13)顶部的左端开设有卡槽(22),所述型芯块(2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轮(23),所述转轮(23)的端部活动连接有活塞(24),所述型芯块(21)的上下两侧弹性连接有单向阀(25),所述架体(1)接近转轴二(5)左端的一侧弹性连接有开关(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注塑效果和便于起模的手机后壳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内部照片中空,所述转轴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塑腔,所述架体(1)顶部的内部与注塑腔的外部相适配,所述齿轮组一(4)由两个互相啮合连接的齿轮和一和齿圈构成。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恺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