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06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上且用于固定皮肤组织的固定机构,至少一个设于固定机构上方且滑动设于支撑框架上的切削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上且与切削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等优点,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皮肤打薄效果和打薄效率,并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打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打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步,交通创伤和工业损伤导致的皮肤大面积脱套伤、毁损伤是急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自体皮量的有限性,以及取皮刀对供区损伤过大从而造成患者痛苦程度大,且人工皮价格过于昂贵,都是现存的技术局限。对于大面积脱套伤急诊首选方法为清创皮肤打薄回植;而对于小面积不规则皮肤缺损为避免取皮刀取皮范围大,患者供区损伤过大的缺点,会选取局部切取小皮瓣取皮、打薄、植皮。打薄方法多为手工打薄,该方法不仅存在费时、耗力、打薄厚度不均一等缺点,且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感染及皮肤缺血坏死的风险。对外科医生来说更是毅力与体力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皮瓣的手工打薄方式中存在费时、耗力、打薄厚度不均一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上且用于固定皮肤组织的固定机构,至少一个设于固定机构上方且滑动设于支撑框架上的切削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上且与切削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边缘上的夹持件。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且长度可调的连接件。优选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的滑杆,滑动设于滑杆上的刀座,以及可拆卸设于刀座上的刀片。优选的,所述切削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滑杆的端部且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连接基座。优选的,所述切削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杆上的角度调整组件。优选的,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滑杆的端部且沿滑杆外壁设置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支撑框架边缘且顶部设有通孔的支撑架,设于第一齿轮中心且穿过通孔的传动轴,固定于传动轴上用于控制旋转角度的旋转钮,一侧端部固定于支撑架上且对称固定于旋转钮两侧的弹片,以及设于弹片远端且防止第一齿轮逆转的棘爪。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滑槽,以及与所述切削机构端部连接且控制所述切削机构在第一滑槽内往复运动的滑动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呈L型。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切削机构端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设于所述滑槽底部的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与第三齿轮输出轴连接的摇杆;或;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滑槽底部的第二滑槽,与所述切削机构端部连接且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工字座,以及底部与工字座连接且伸出第一滑槽的推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框架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有效防止在切削过程中的滑动。通过固定机构对皮肤进行有效固定,可防止皮肤卷曲,且可防止切割过程中挤压皮肤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加皮肤存活率。通过至少一个切削机构对皮肤进行打薄处理,不仅速度快,且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切削机构进行切削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且切削力度稳定,防止了对皮肤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加了皮肤存活率。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成本低廉等优点,并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皮肤打薄效果和打薄效率,更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皮肤打薄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皮肤打薄装置的动力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皮肤打薄装置的切削机构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支撑框架-100,固定机构-200,夹持件-210,连接件-220,切削机构-300,滑杆-310,刀座-320,第一U型槽-321,限位件-322,刀片-330,固定片-331,连接基座-340,固定架-341,弹簧-342,滑套-343,固定槽-344,角度调整组件-350,第一齿条-351,第一齿轮-352,支撑架-353,传动轴-354,旋转钮-355,弹片-356,动力机构-400,第一滑槽-410,滑动组件-420,第二齿轮-421,第三齿轮-422,第二齿条-423,摇杆-424,固定套-425,推杆-4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支撑框架100,设于支撑框架100上且用于固定皮肤组织的固定机构200,至少一个设于固定机构200上方且滑动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切削机构300,以及设于支撑框架100上且与切削机构300连接的动力机构400。通过支撑框架100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有效防止在切削过程中的滑动,提高切削机构300的切削稳定性,有效防止了对皮肤的二次损伤。通过固定机构200对皮肤进行有效固定,可防止皮肤卷曲,且可防止切割过程中挤压皮肤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加皮肤存活率。通过至少一个切削机构300对皮肤进行打薄处理,不仅速度快,且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动力机构400带动切削机构300进行切削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且切削力度稳定,防止了对皮肤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加了皮肤存活率。进一步地,该支撑框架100的底部设有防滑件(图中未示出),该防滑件(图中未示出)优选硅胶垫,也可以是设有防滑纹理的PVC垫。该支撑框架100可以为圆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作为优选,该支撑框架100的内部设有增强其稳定性的配重块(图中未示出)。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200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00的内侧边缘上的夹持件210。该夹持件210优选为夹子。通过设置多个夹子可以对不同形状的皮肤组织进行固定,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通过夹持件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上且用于固定皮肤组织的固定机构,至少一个设于固定机构上方且滑动设于支撑框架上的切削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上且与切削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上且用于固定皮肤组织的固定机构,至少一个设于固定机构上方且滑动设于支撑框架上的切削机构,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上且与切削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边缘上的夹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且长度可调的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的滑杆,滑动设于滑杆上的刀座,以及可拆卸设于刀座上的刀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滑杆的端部且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连接基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杆上的角度调整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肤打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星戴闽刘序强张斌阚静闵锐陈明肖忠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金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