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梅专利>正文

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95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侧设有用于装夹加工工件毛胚的夹持件,所述笼体和夹持件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杆,所述笼体上还固接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耦合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杆包括对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带动所述夹持件绕所述第一连杆轴线做至少为90度的转动。通过该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可以提供对于轴、杆类零件的高效装夹和加工过程中的高效率转位以实现更高的加工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
技术介绍
一般轴类或杆类零件上会有键槽、槽孔等需要在立式加工中心中加工的特征,在现有一般的立式加工中心中,在一个轴或杆上设有多个槽孔类特征时,加工多个此类槽孔特征的话需要多次进行装夹使得待加工面朝向刀具,导致整体加工过程会多次暂停重新装夹、定位,使得加工效率降低。尤其在工件的一侧已经加工成型一个特征后,在对侧进行加工时还需要装夹位置与该特征进行校准、对准,进一步降低加工效率。而采用多轴加工中心的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可以提供对于轴、杆类零件的高效装夹和加工过程中的高效率转位以实现更高的加工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侧设有用于装夹加工工件毛胚的夹持件,所述笼体和夹持件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100),所述笼体(1100)内侧设有用于装夹加工工件毛胚的夹持件(1200),所述笼体(1100)和夹持件(1200)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杆(1310),所述笼体(1100)上还固接有第一转动组件(1300),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300)耦合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杆(1310)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杆(1310)包括对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1200)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300)带动所述夹持件(1200)绕所述第一连杆(1310)轴线做至少为90度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100),所述笼体(1100)内侧设有用于装夹加工工件毛胚的夹持件(1200),所述笼体(1100)和夹持件(1200)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杆(1310),所述笼体(1100)上还固接有第一转动组件(1300),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300)耦合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杆(1310)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杆(1310)包括对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1200)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300)带动所述夹持件(1200)绕所述第一连杆(1310)轴线做至少为90度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杆(1410)和第二转动组件(1400),所述第二连杆(1410)具有连接于所述笼体(1100)外侧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组件(1400)耦合于所述第二连杆(1410)端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1400)用于带动所述笼体(1100)绕所述第二连杆(1410)轴线做180度翻转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41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1310)的轴线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1400)为转角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