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92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包括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输液长管、无针注射器,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的进液口设置瓶口穿刺针和穿刺针套,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上设置第一流量调节器,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的出液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内设置限流浮动结构,三通管出液口连接输液长管,输液长管上依次设置了收紧结构,加药管、莫菲氏滴管、第二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莫菲氏滴管内设有限位卡块,限位卡块连接浮动滑塞,加药管可连接无针注射器。不仅解决了在换液、续液时可能引起的药液逆流问题,以及使用传统注射器的一些弊端,还解决了加药时药液的逆流问题,并且可有效预防药液滴空和液面过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根据病人情况,使用双通输液器补液或者换液已经是一种常规手段,现有的双通输液器通常需要使用三通管,一端连接两根输液短管,另一端连接输液长管,在续液时。通常需要关闭第一根输液短管上的流量调节器,打开另一根输液短管的流量调节器,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由于病人家属直接操作,忘记关闭第一根输液短管上的流量调节器,导致第二瓶输送的药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三通管的内部空间逆流进入第一根输液短管甚至第一个输液瓶内,引起病人恐慌,降低输液效率。并且在输液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需要从加药管使用注射器注射药物,加药管通常是橡胶软管结构,医护人员在穿刺加药时常被尖锐的针头刺伤,尖锐的针头也易被外部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不使用针头即可完成注射的无针注射器,但在使用时通常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安装对接头,同时在加药时,医护人员还需将加药管前端输液管折起或者挽起,防止所加药液逆流。此外,医护人员还需时刻监护莫菲氏滴管,防止其滴空或者液面过高,莫菲氏滴管滴空后可能导致空气通过输液管、静脉注射针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能防止在换液、续液时可能引起的药液逆流问题,并且设置带有螺纹接口和三向瓣膜结构的加药管配合使用无针注射器,避免传统穿刺针可能引起的针刺伤、针头污染等问题,并且通过设置的收紧装置,解决医护人员在加药时,需手动挽起或折起输液管防止加药液的逆流,此外莫菲氏滴管内设置了滑动浮塞用以预防药液滴空和液面过高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包括有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输液长管、无针注射器,所述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的进液口设置有瓶口穿刺针和穿刺针套,所述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一输液短管、第二输液短管的出液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设置有限流浮动结构,所述三通管出液口连接所述输液长管,所述输液长管上依次设置有收紧结构,加药管、莫菲氏滴管、第二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所述莫菲氏滴管内壁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滑动连接有浮动滑塞,所述加药管可连接无针注射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浮动结构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浮片,所述浮片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支撑弹簧。避免了换液、续液时可能会发生的药物逆流,以及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药液逆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片的上表面设有半球形卡块,在三通管内对应所述半球形卡块设有凹槽。提高浮片在闭合状态时与三通管之间的贴合程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紧结构包括左右错位设置的上限流片和下限流片,所述上限流片和下限流片均固设于所述输液长管的内壁上,所述上限流片下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所述下限流片上表面设有第二卡扣。医护人员只需手指捏动收紧结构处,使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结合即可实现上限流片和下限流片贴合,即可防止加药时引起的逆流问题,加药完毕之后只需手指捏动即可使上限流片,下限流片分开。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滑塞包括有可与莫菲氏滴管管壁贴合的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两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有限流浮塞。浮动滑塞可随液面沿限位块上下移动,限流浮塞可预防药液滴空后空气的进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浮塞为可与莫菲氏滴管两端口贴合的葫芦形。限流浮塞不仅预防药业滴空后的空气进入同时可维持莫菲氏滴管内的页面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针注射器的注射端设有螺纹,在加药管进液口出对应所述螺纹设置有螺纹接口。通过螺纹连接可稳固无针注射器与加药管的连接,防止加药过程中手抖或者错位造成加药失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管与输液长管连接端为三向瓣膜结构。即可便于加药,同时防止药液逆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输液管上设置的穿刺针套防止瓶口穿刺针被污染或者可能会对人刺伤的问题,并且在三通管的进液口设置限流浮动结构,未输液时,限流浮动结构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当药物进入后,限流浮动结构向下挤压支撑弹簧,药液向下流动,当药液逆流时,限流浮动结构在支撑弹簧和药液的作用下向上闭合,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仅解决了换液、续液时可能会发生的药物逆流,还可避免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药液逆流。而当医护人员需要在输液过程中加药时,通过设置收紧机构,可防止加药时由于加药液压力过大导致输液管内药液逆流,并且使用无针注射器与带有螺纹接口以及三向瓣膜结构的加药管配合将药物注入,提高加药管的单向密封性的同时,也避免了使用传统的带有尖锐针头的注射器可能引起的针刺伤或者针头污染等问题。之后在莫菲氏滴管内设置了浮动滑塞,浮动滑塞上的葫芦形的限流浮塞,在输液时,若莫菲氏滴管内药液滴空,则限流浮塞在重力作用下将莫菲氏滴管的下端口堵住,防止空气进入,此外在输液时,若药液流速过快或者压力异常导致莫菲氏滴管内药液面升高时,则浮动滑塞以及限流浮塞会随药液向上浮起,将莫菲氏滴管上端口堵住,使液面始终维持在一定高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限流浮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收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浮动滑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包括有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输液长管3、无针注射器4,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进液口设置有瓶口穿刺针5和穿刺针套6,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7,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出液口连接有三通管8,三通管8内设置有限流浮动结构9,三通管8出液口连接输液长管3,输液长管3上依次设置有收紧结构10,加药管11、莫菲氏滴管12、第二流量调节器13和输液针31,莫菲氏滴管12内壁上设有限位卡块30,限位卡块30滑动连接有浮动滑塞14,加药管11可连接无针注射器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穿刺针套6防止瓶口穿刺针5被污染或者可能会对人刺伤的问题,两个第一流量调节器7分别控制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流量大小,在三通管8的进药口设置限流浮动结构9,在未输液时,限流浮动结构9中的浮片16在支撑弹簧19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药物进入后,在药液推动下浮片16向下挤压支撑弹簧19,使药液可向下流动,而当药液逆流时,浮片16在支撑弹簧19和药液的作用下向上闭合,半球形卡块17与凹槽18贴合,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仅解决了换液、续液时可能会发生的药物逆流,还可避免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药液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输液长管(3)、无针注射器(4),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进液口设置有瓶口穿刺针(5)和穿刺针套(6),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7),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出液口连接有三通管(8),所述三通管(8)内设置有限流浮动结构(9),所述三通管(8)出液口连接所述输液长管(3),所述输液长管(3)上依次设置有收紧结构(10),加药管(11)、莫菲氏滴管(12)、第二流量调节器(13)和输液针(31),所述莫菲氏滴管(12)内壁上设有限位卡块(30),所述限位卡块(30)滑动连接有浮动滑塞(14),所述加药管(11)可连接无针注射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输液长管(3)、无针注射器(4),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进液口设置有瓶口穿刺针(5)和穿刺针套(6),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7),所述第一输液短管(1)、第二输液短管(2)的出液口连接有三通管(8),所述三通管(8)内设置有限流浮动结构(9),所述三通管(8)出液口连接所述输液长管(3),所述输液长管(3)上依次设置有收紧结构(10),加药管(11)、莫菲氏滴管(12)、第二流量调节器(13)和输液针(31),所述莫菲氏滴管(12)内壁上设有限位卡块(30),所述限位卡块(30)滑动连接有浮动滑塞(14),所述加药管(11)可连接无针注射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浮动结构(9)包括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转动连接有浮片(16),所述浮片(16)与所述固定块(15)之间设有支撑弹簧(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的双通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片(16)的上表面设有半球形卡块(17),在三通管(8)内对应所述半球形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王临英栗敏刘虎林高燕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郭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