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3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结构包括支撑杆、主体、控制盘,支撑杆的底端卡合有主体,主体的侧端安装有控制盘,主体包括浇铸包、陶瓷层、下料块,下料块包括空槽、触发块、复位弹簧、下顶块、回吸装置、导料装置,回吸装置包括吸料槽、拉伸弹簧、吸料块、钢丝,吸料块包括吸料体、支撑柱、弹力杆、贴合片、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态金属下压触发块,使得触发块下方的下顶块顶住钢丝,让钢丝带动吸料块往吸料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对置于吸料槽外端的液态金属进行吸附,避免液态金属沿着下料块的外端下流的情况,从而不会出现浪费材料的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体陶瓷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
技术介绍
镁合金铸造浇铸包主要通过将液化的金属注入其内部,通过固定的浇铸包模型对注入的金属液进行冷却成型,从而完成成型工艺,浇铸包在液化金属浇灌过程中,为了加速冷却热交换的进行,会在浇铸包中嵌设导体陶瓷,并在内部通入冷却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浇铸包在将液化金属注入模型的时候,当浇铸包倾斜的角度较小,液化金属会沿着浇铸包的外壁进行下流,使得液化金属附在浇铸包的外端面,导致液化金属未能够精准的注入模型中进行冷却成型,造成浪费材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结构包括支撑杆、主体、控制盘,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卡合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侧端安装有控制盘,所述主体包括浇铸包、陶瓷层、下料块,所述浇铸包的内部为剖空状,所述陶瓷层的内端贴合有陶瓷层,所述下料块设置在浇铸包的顶部前端。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块包括空槽、触发块、复位弹簧、下顶块、回吸装置、导料装置,所述空槽设置在下料块内部后端,所述触发块卡合于空槽的上方,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触发块的底端,所述下顶块嵌固在触发块的底部侧端,所述回吸装置位于下料块的内部前端,所述导料装置嵌固在下料块的末端,所述复位弹簧与触发块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回吸装置包括吸料槽、拉伸弹簧、吸料块、钢丝,所述吸料槽设置在下料块的前端,且与空槽相连通,所述拉伸弹簧嵌固在吸料槽的底端,所述吸料块卡合于吸料槽中,所述钢丝的一端嵌固在吸料块的底端,且另一端连接于空槽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与吸料块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吸料块包括吸料体、支撑柱、弹力杆、贴合片、固定环,所述吸料体的底部正中间嵌固有支撑柱,所述弹力杆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支撑柱的两侧端,所述贴合片安装在吸料块的侧端,且与弹力杆活动配合,所述固定环嵌固在吸料块的底端,所述贴合片的端面为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吸附槽、活动槽、摆动片、回卷弹簧,所述吸附槽设有三个,且横向排列于导料装置的上端面,所述活动槽位于导料装置的后端,所述摆动片卡合于活动槽,所述回卷弹簧安装在摆动片的侧端,所述回卷弹簧与摆动片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片包括支撑体、卡合轴、导向片,所述支撑体的侧面两端设有卡合轴,所述卡合轴与活动槽相卡合,所述导向片设有六个,且横向排列于支撑体的前端,所述导向片的长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片包括导流块、积料槽、凸起块,所述导流块设置在导向片的两端,所述积料槽位于导向片的上端,所述凸起块设有两个,且横向排列于积料槽的上端面,所述导流块的端面为圆弧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液态金属下压触发块,使得触发块下方的下顶块顶住钢丝,让钢丝带动吸料块往吸料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对置于吸料槽外端的液态金属进行吸附,避免液态金属沿着下料块的外端下流的情况,从而不会出现浪费材料的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利用让回卷弹簧复位带动摆动片向上翻转,使得摆动片能够将液态金属往外进行导向,让液态金属浇铸完剩余的液态金属不会出现沿着下料块的外端下流的情况,避免在浇铸的时候出现浪费材料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料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料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片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片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杆1、主体2、控制盘3、浇铸包21、陶瓷层22、下料块23、空槽231、触发块232、复位弹簧233、下顶块234、回吸装置235、导料装置236、吸料槽a1、拉伸弹簧a2、吸料块a3、钢丝a4、吸料体a31、支撑柱a32、弹力杆a33、贴合片a34、固定环a35、吸附槽b1、活动槽b2、摆动片b3、回卷弹簧b4、支撑体b31、卡合轴b32、导向片b33、导流块c1、积料槽c2、凸起块c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支撑杆1、主体2、控制盘3,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卡合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侧端安装有控制盘3,所述主体2包括浇铸包21、陶瓷层22、下料块23,所述浇铸包21的内部为剖空状,所述陶瓷层22的内端贴合有陶瓷层22,所述下料块23设置在浇铸包21的顶部前端。所述下料块23包括空槽231、触发块232、复位弹簧233、下顶块234、回吸装置235、导料装置236,所述空槽213设置在下料块23内部后端,所述触发块232卡合于空槽231的上方,所述复位弹簧233安装在触发块232的底端,所述下顶块234嵌固在触发块232的底部侧端,所述回吸装置235位于下料块23的内部前端,所述导料装置236嵌固在下料块23的末端,所述复位弹簧233与触发块232活动配合,有利于通过液态金属下压触发块232,使得复位弹簧233收缩让触发块232往下移动,而没有液态金属的作用下能够通过复位弹簧233复位带动触发块232向上移动。所述回吸装置235包括吸料槽a1、拉伸弹簧a2、吸料块a3、钢丝a4,所述吸料槽a1设置在下料块23的前端,且与空槽231相连通,所述拉伸弹簧a2嵌固在吸料槽a1的底端,所述吸料块a3卡合于吸料槽a1中,所述钢丝a4的一端嵌固在吸料块a3的底端,且另一端连接于空槽231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a2与吸料块a3活动配合,有利于通过拉伸弹簧a2带动吸料块a3向上移动,从而将吸料槽a1的端口封住,且将钢丝a4拉直。所述吸料块a3包括吸料体a31、支撑柱a32、弹力杆a33、贴合片a34、固定环a35,所述吸料体a31的底部正中间嵌固有支撑柱a32,所述弹力杆a33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支撑柱a32的两侧端,所述贴合片a34安装在吸料块a3的侧端,且与弹力杆a33活动配合,所述固定环a35嵌固在吸料块a3的底端,所述贴合片a34的端面为圆弧状,有利于让贴合片a34贴合于吸料槽a1的端面,增加吸料槽a1的密封性,能够将液态金属往内进行吸附,避免液态金属沿着下料块23的外端下流的情况。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浇铸包21倾斜的角度不够导致液态金属沿着下料块23的外端进行下流造成浪费材料的情况,利用复位弹簧233与触发块232活动配合,通过液态金属下压触发块232,使得复位弹簧233收缩让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结构包括支撑杆(1)、主体(2)、控制盘(3),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卡合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侧端安装有控制盘(3),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2)包括浇铸包(21)、陶瓷层(22)、下料块(23),所述浇铸包(21)的内部为剖空状,所述陶瓷层(22)的内端贴合有陶瓷层(22),所述下料块(23)设置在浇铸包(21)的顶部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结构包括支撑杆(1)、主体(2)、控制盘(3),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卡合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侧端安装有控制盘(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2)包括浇铸包(21)、陶瓷层(22)、下料块(23),所述浇铸包(21)的内部为剖空状,所述陶瓷层(22)的内端贴合有陶瓷层(22),所述下料块(23)设置在浇铸包(21)的顶部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块(23)包括空槽(231)、触发块(232)、复位弹簧(233)、下顶块(234)、回吸装置(235)、导料装置(236),所述空槽(213)设置在下料块(23)内部后端,所述触发块(232)卡合于空槽(231)的上方,所述复位弹簧(233)安装在触发块(232)的底端,所述下顶块(234)嵌固在触发块(232)的底部侧端,所述回吸装置(235)位于下料块(23)的内部前端,所述导料装置(236)嵌固在下料块(23)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吸装置(235)包括吸料槽(a1)、拉伸弹簧(a2)、吸料块(a3)、钢丝(a4),所述吸料槽(a1)设置在下料块(23)的前端,且与空槽(231)相连通,所述拉伸弹簧(a2)嵌固在吸料槽(a1)的底端,所述吸料块(a3)卡合于吸料槽(a1)中,所述钢丝(a4)的一端嵌固在吸料块(a3)的底端,且另一端连接于空槽(23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体陶瓷续连交换的镁合金铸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义媛媛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