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1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锻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包括固定底座装置、移动支架、摆转装置、锻打装置、夹紧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为龙门架式结构,所述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支撑竖梁和右支撑竖梁,所述左支撑竖梁的上端右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锻打装置,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摆转竖架,所述摆转竖架的上端设有悬吊板,所述悬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摆转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气缸驱动模具锤头自动锻打出锅胚凹点,使用摆转装置满足锻打凹点覆盖整个锅胚表面,操作者只需进行上下料基础操作即可,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锻打设备
,具体涉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
技术介绍
现有不粘锅凹点锻打方式,是人工使用模具对锤打边沿成型后的锅面进行锻打,在锻打的过程中需要将凹点均匀的覆盖到整个铁锅内面。普通不粘锅通常需要锻打八千次,精品不粘锅通常需要砸两万次,这样操作者劳动强度大,锻打时噪音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采用人工进行操作,受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应对市场上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同客户群体所要求的服务体验,现在急需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收集客户的使用体验并可自动优化控制锻打机打点的打点算法,从而提高不粘锅生产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包括固定底座装置、移动支架、摆转装置、锻打装置、夹紧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为龙门架式结构,所述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支撑竖梁和右支撑竖梁,所述左支撑竖梁的上端右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锻打装置,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摆转竖架,所述摆转竖架的上端设有悬吊板,所述悬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摆转装置,所述摆转装置的底部与所述锻打装置的右端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中部。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装置包括底座气缸和滑轨装置,所述移动支架的底部通过滑轨装置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支架的外侧通过底座气缸与固定底座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锻打装置包括旋转支座、高速气缸和锻打模具,所述高速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旋转支座中部,所述高速气缸的末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所述锻打模具,所述旋转支座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端,所述旋转支座的回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进一步,所述摆转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摆转杆,所述电动推杆上端铰接在所述悬吊板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下端与所述摆转杆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转杆的后端通过键槽组件与锻打装置的回转中心轴连接,所述锻打装置的回转中心轴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所述摆转杆进行摆转控制。进一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回转盘架、锅体托盘、驱动电机和驱动链条,所述回转盘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顶部,所述锅体托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盘架的上端,所述回转盘架底部通过驱动链条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锅体托盘的外周沿轴向设有夹紧装置。进一步,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压杆组件和外支撑体,所述外支撑体固定安装在锅体托盘的外周,所述夹紧压杆组件与外支撑体铰接,所述夹紧压杆组件通过夹紧气缸与所述外支撑体实现驱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回转盘架的回转中心与所述锅体托盘的回转中心互相重合。进一步,所述夹紧压杆组件的接触外端设有弹性防滑接触组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气缸驱动模具锤头自动锻打出锅胚凹点,使用摆转装置满足锻打凹点覆盖整个锅胚表面,操作者只需进行上下料基础操作即可,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防止了操作者因长期锻打振动而引起的职业病;同时本申请可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根据实时收集的客户的体验及要求,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更好的控制锻打机的工作运行,提升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锻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摆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固定底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包括固定底座装置1、移动支架2、摆转装置3、锻打装置4、夹紧装置6和旋转装置7,所述固定底座装置1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所述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为龙门架式结构,所述移动支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支撑竖梁21和右支撑竖梁22,所述左支撑竖梁21的上端右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锻打装置4,所述右支撑竖梁2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摆转竖架8,所述摆转竖架8的上端设有悬吊板81,所述悬吊板81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摆转装置3,所述摆转装置3的底部与所述锻打装置4的右端连接,所述夹紧装置6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1的中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1包括底座气缸和滑轨装置,所述移动支架1的底部通过滑轨装置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支架2的外侧通过底座气缸与固定底座装置1连接。所述锻打装置4包括旋转支座41、高速气缸42和锻打模具43,所述高速气缸4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旋转支座41中部,所述高速气缸42的末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所述锻打模具43,所述旋转支座41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右支撑竖梁22的上端,所述旋转支座41的回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摆转装置3包括电动推杆31和摆转杆32,所述电动推杆31上端铰接在所述悬吊板81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31下端与所述摆转杆32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转杆32的后端通过键槽组件与锻打装置4的回转中心轴连接,所述锻打装置4的回转中心轴通过电动推杆31推动所述摆转杆32进行摆转控制。所述旋转装置7包括回转盘架、锅体托盘、驱动电机和驱动链条,所述回转盘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1的顶部,所述锅体托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盘架的上端,所述回转盘架底部通过驱动链条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锅体托盘的外周沿轴向设有夹紧装置6。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压杆组件和外支撑体,所述外支撑体固定安装在锅体托盘的外周,所述夹紧压杆组件与外支撑体铰接,所述夹紧压杆组件通过夹紧气缸与所述外支撑体实现驱动连接。所述回转盘架的回转中心与所述锅体托盘的回转中心互相重合。所述夹紧压杆组件的接触外端设有弹性防滑接触组件。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工作过程:操作者将锅胚放到旋转装置7上,按下开始按钮,夹紧装置6的气缸自动摆转夹紧锅胚,旋转装置7开始自动旋转,锻打装置4的气缸带动锤头自动锻打锅胚,行成凹点;旋转装置7转完一圈后,摆转装置3拖动锻打装置4沿经线移动指定距离,并开始锻打锅胚。锅胚内面覆盖凹点后,摆转装置3拖动锻打装置4运动回圆点位置,气缸驱动移动支架2移开,操作者卸下锅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装置、移动支架、摆转装置、锻打装置、夹紧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为龙门架式结构,所述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支撑竖梁和右支撑竖梁,所述左支撑竖梁的上端右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锻打装置,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摆转竖架,所述摆转竖架的上端设有悬吊板,所述悬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摆转装置,所述摆转装置的底部与所述锻打装置的右端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装置、移动支架、摆转装置、锻打装置、夹紧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为龙门架式结构,所述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支撑竖梁和右支撑竖梁,所述左支撑竖梁的上端右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锻打装置,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摆转竖架,所述摆转竖架的上端设有悬吊板,所述悬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摆转装置,所述摆转装置的底部与所述锻打装置的右端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装置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包括底座气缸和滑轨装置,所述移动支架的底部通过滑轨装置与所述固定底座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支架的外侧通过底座气缸与固定底座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打装置包括旋转支座、高速气缸和锻打模具,所述高速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旋转支座中部,所述高速气缸的末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所述锻打模具,所述旋转支座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右支撑竖梁的上端,所述旋转支座的回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数控锻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喜焦清国张宇端木德波方永基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阖阑互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