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70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包括床体,床体上安装的护栏,所述护栏内侧面上紧贴挡板,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对应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所述挡板的截面呈L形状,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后端设有插槽,L形挡板能够插入翻身枕的插槽内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能够很好的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当患者翻身时,患者的后背很容易暴露,方便清洗和外翻药物,同时也有利于后背空气通畅,促进皮炎湿疹疾病的治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
本技术属于翻身枕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
技术介绍
在科室护理患者时,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了尽量避免压疮,采用翻身枕缓解压疮的可能性,而对于湿疹皮炎长期患者,采用常规的翻身枕容易让皮肤湿疹皮炎恶化,翻身枕位于患者的背部,患者背部的湿疹或皮炎与翻身枕接触,背部空气流通不畅,引发患者背部瘙痒,皮损等问题,卧床患者饱受煎熬。此外,由于湿疹或皮炎患者需要定期清洗和外敷药物,翻身枕容易遮挡后部,护理人员需要费力翻动患者,有的患者行动不便,每次清洗和外敷药物均需要耗费时间和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患有皮炎湿疹的病人能够使用适合专用的翻身枕,能够方便对患者背部清洗和外敷药物,保证背部空气流通,有效促进皮肤疾病得以治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包括床体,床体上安装的护栏,所述护栏内侧面上紧贴挡板,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对应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所述挡板的截面呈L形状,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后端设有插槽,L形挡板能够插入翻身枕的插槽内形成一体。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护栏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优选地,所述护栏由横向栏杆和若干纵向栏杆构成,所述纵向栏杆中间开设穿孔。优选地,挡板开设通孔,通孔与纵向栏杆的穿孔对应设置。优选地,螺栓能够贯穿纵向栏杆的穿孔和挡板的通孔,并通过螺母紧固将挡板与护栏紧贴。优选地,通孔替换为槽道。优选地,螺栓、螺母还设有垫片。优选地,所述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内填充海绵,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后面与L形挡板之通过胶带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针对皮炎湿疹患者的护理床上直接加装,减少单位的采购成本,本技术组装灵活,挡板、螺栓以及翻身枕均是灵活件组合、拆卸安装即可实现。本技术采用肩部翻身枕和腰部翻身枕能够很好的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当患者翻身时,患者的后背很容易暴露,方便清洗和外翻药物,同时也有利于后背空气通畅,促进皮炎湿疹疾病的治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护栏结构图。图3是挡板结构图1。图4是挡板结构图2。图5是挡板与翻身枕结构图。图6是翻身枕后视图。图中:图中:1、床体;2、护栏;3、挡板;4、肩部翻身枕;5、螺栓;6、螺母;7、腰部翻身枕,8、胶带,9、填充海绵,21、穿孔,22、纵向栏杆,23、横向栏杆,31、通孔,32、垫片,33、槽道,10、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包括床体1,床体上安装的护栏2,所述护栏2内侧面上紧贴挡板3,所述挡板3上分别设有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对应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所述挡板3的截面呈L形状,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端设有插槽10,L形挡板3能够插入翻身枕的插槽10内形成一体,翻身枕的前端为弧形状。所述挡板3与护栏2之间通过螺栓5、螺母6连接。所述护栏2由横向栏杆23和若干纵向栏杆22构成,所述纵向栏杆22中间开设穿孔21。挡板3开设通孔31,通孔31与纵向栏杆22的穿孔21对应设置。螺栓5能够贯穿纵向栏杆22的穿孔21和挡板3的通孔31,并通过螺母6紧固将挡板3与护栏2紧贴。通孔31替换为槽道33。螺栓5、螺母6还设有垫片32。所述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内填充海绵9,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面与L形挡板3之通过胶带8连接。实施例:在现有的护理床的床栏上进行改装,具体方式是在护栏2的纵向栏杆22开设穿孔21(图2所示),挡板3采用木质材料,制作成L形状,同样在挡板3上也贯穿通孔31(图3所示),挡板3的通孔与纵向栏杆22上的穿孔21对应设置,将螺栓5从纵向栏杆22一侧通过穿孔21、通孔31穿入到挡板3外层,并通过螺栓5紧固,使得挡板3能够紧贴在护栏2内侧,制作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其形状为R型枕头状,在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端开设一个插槽10(图6所示),L形状挡板下方能够插入插槽10形成一体(图5所示),为了保证稳定性,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面与L形挡板3之通过胶带8连接。图1所示,患者卧于床体上,患者的肩部和腰部分别被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顶住,当患者翻身时,腰间和肩部受到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顶住,使得背部完全暴露,方便清洗和外敷药物。其次,能够让背部空气流畅,防止二次压疮。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挡板与纵向栏杆22之间连接,防止打孔错位等问题,挡板上的通孔31替换为槽道33,这样,就可以直接将螺栓5通过穿孔21穿入槽道33中,方便使用。以上所述均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包括床体(1),床体上安装的护栏(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2)内侧面上紧贴挡板(3),所述挡板(3)上分别设有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对应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所述挡板(3)的截面呈L形状,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端设有插槽(10),L形挡板(3)能够插入翻身枕的插槽(10)内形成一体,翻身枕的前端为弧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包括床体(1),床体上安装的护栏(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2)内侧面上紧贴挡板(3),所述挡板(3)上分别设有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对应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所述挡板(3)的截面呈L形状,肩部翻身枕(4)和腰部翻身枕(7)后端设有插槽(10),L形挡板(3)能够插入翻身枕的插槽(10)内形成一体,翻身枕的前端为弧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与护栏(2)之间通过螺栓(5)、螺母(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2)由横向栏杆(23)和若干纵向栏杆(22)构成,所述纵向栏杆(22)中间开设穿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背部皮炎患者翻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燕李霞飞李末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