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位转换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70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位转换垫,包括柔性垫子,所述柔性垫子上缝制有把手,所述柔性垫子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之间设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时,将柔性垫子放置于病床上,握住把手将柔性垫子抬起、移动、翻动,达到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转换体位时固定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使用方便、安全省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位转换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体位转换垫。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患者因颅脑损伤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移动,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了帮助患者变换体位,促进患者舒适,同时为了方便转运患者,保证患者安全,通过长期护理实践,科内自主设计了体位转换与转运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位转换垫,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转换体位时固定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使用方便、安全省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体位转换垫,包括柔性垫子,所述柔性垫子上缝制有把手,所述柔性垫子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之间设有缓冲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垫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把手为抗拉纤维带,所述把手横向的整体缝制在所述柔性垫子上端,两端漏出手扶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柔性垫子的底端设有连接扣或魔术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柔性垫子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柔性垫子,所述柔性垫子上缝制有把手,所述柔性垫子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之间设有缓冲层,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时,将柔性垫子放置于病床上,握住把手将柔性垫子抬起、移动、翻动,达到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转换体位时固定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使用方便、安全省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柔性垫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体位转换垫,包括柔性垫子1,所述柔性垫子1上缝制有把手2,所述柔性垫子1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3,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3之间设有缓冲层4,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时,将柔性垫子1放置于病床上,握住把手2将柔性垫子1抬起、移动、翻动,轻松地帮助患者给予端坐卧位、翻身、抬腿、屈膝;在进行转换体位的过程中很好的固定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使用方便、省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搬运过程中人多动作不协调而导致意外发生,改变了传统的过床方式,无需搬抬,护理人员可随时观察搬运过程中患者的反应,使用简单方便:轻轻塞入病人身下即可完成患者的搬运,材质轻便、易于清洗、消毒。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4为海绵垫圈,海绵垫圈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效果,当然还可使用其他的具有弹性缓冲效果的垫圈。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为抗拉纤维带,所述把手2横向的整体缝制在所述柔性垫子1上端,两端漏出手扶位,将扳手整体缝制在柔性垫子1上端,这样能使把手2在控制柔性垫子1动作时,均匀受力,保证把手2的能将躺在柔性垫子1上的患者抬起、翻动、移动等操作,所述把手2设于柔性垫子1上端的上部、中部、下部位置,这样在便于平稳抬起。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垫子1的底端设有连接扣或魔术贴,这样便于将柔性垫子1固定在病床上,避免患者翻身时移动、掉落。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垫子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便于与海绵垫圈一起起到透气的效果。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位转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垫子,所述柔性垫子上缝制有把手,所述柔性垫子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之间设有缓冲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位转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垫子,所述柔性垫子上缝制有把手,所述柔性垫子包括至少两层高强尼龙复合层,所述相邻两高强尼龙复合层之间设有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转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转换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石门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