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包括底座和其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四角均开有穿过其顶壁和底壁的通风孔,所述支撑台顶壁上设有咬合带,所述咬合带的其中一端与一组粘接在支撑台顶壁上的安装块粘接固定,所述支撑台上还设有多组均匀排列的防护架,且支撑台顶壁靠近咬合带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海绵枕,所述底座的内腔开设在其顶壁,且底座顶壁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支撑台底壁焊接固定。该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通过设置了底座、转轴、拉伸杆和导向轴,拉伸杆伸缩并带动支撑台沿转轴旋转,从而便于调节支撑台的角度,使病人体态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
本技术属于精神病人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
技术介绍
精神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严重者可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异常行为,这既危害自身的安全,破坏家庭幸福,又影响社会治安。因此需要对精神病人进行护理。精神病人护理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给予同情和关怀;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及疾患本身带给他们的身心痛苦。在各类医疗机构的精神病人护理科室中,需要用到相关的防撞击防咬舌装置,用于控制病人的身体,从而保护病人的身体和舌头。但此类装置大多不能调节其自身的角度,导致病人要么只能平躺在其上,要么只能站立,不便于医护人员在各类情况下的护理工作;当病人独处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均会使病人身体不适,不利于保护病人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包括底座和其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四角均开有穿过其顶壁和底壁的通风孔,所述支撑台顶壁上设有咬合带,所述咬合带的其中一端与一组粘接在支撑台顶壁上的安装块粘接固定,所述支撑台上还设有多组均匀排列的防护架,且支撑台顶壁靠近咬合带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海绵枕。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开设在其顶壁,且底座顶壁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支撑台底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腔中容纳有拉伸杆和两组分别安装在拉伸杆两端的导向轴,所述拉伸杆通过其中一组导向轴与底座传动连接,其通过另一组导向轴与支撑台传动连接。优选的,每组所述通风孔内均安装有进气扇和电热丝,且通风孔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支撑台顶壁上开有用于容纳收纳筒的收纳槽,所述咬合带远离安装块的一端与收纳筒外壁粘接固定,所述收纳槽内还设有与收纳筒的端部焊接固定的传动轴以及焊接在收纳槽内侧壁上的电动机。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电动机的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筒外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侧边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台顶壁的两侧均开有多组均匀排列的活动槽,每组所述活动槽内腔底壁均竖直焊接安装有电动推杆,每组所述防护架底壁的两侧分别与两组电动推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通过设置了底座、转轴、拉伸杆和导向轴,拉伸杆伸缩并带动支撑台沿转轴旋转,从而便于调节支撑台的角度,使病人体态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方便了对病人的护理;通过设置了通风孔、进气扇和电热丝,根据需要驱动进气扇(或进气扇和电热丝同时)工作,即可使支撑台上方空间降温或升温,防止病人独处时闷热或受凉,从而保护了病人的身体;通过设置了收纳槽、收纳筒、传动轴和电动机,使电动机工作带动收纳筒旋转,因此使咬合带伸出至支撑台顶壁上的量可调,使防咬舌装置可根据不同病人进行调节,使其适用范围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支撑台沿A-A方向的竖直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收纳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支撑台沿B-B方向的竖直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支撑台沿C-C方向的竖直剖面图。图中:1底座、2支撑台、3转轴、4拉伸杆、5导向轴、6通风孔、7进气扇、8电热丝、9防尘罩、10安装块、11咬合带、12收纳槽、13收纳筒、14传动轴、15电动机、16侧边板、17海绵枕、18活动槽、19电动推杆、20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包括底座1和其上的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的四角均开有穿过其顶壁和底壁的通风孔6,所述支撑台2顶壁上设有咬合带11,所述咬合带11的其中一端与一组粘接在支撑台2顶壁上的安装块10粘接固定,所述支撑台2上还设有多组均匀排列的防护架20,防护架20呈“U”字形,且支撑台2顶壁靠近咬合带11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海绵枕17。具体的,所述底座1的内腔开设在其顶壁,且底座1顶壁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与支撑台2底壁焊接固定。具体的,所述底座1内腔中容纳有拉伸杆4和两组分别安装在拉伸杆4两端的导向轴5,所述拉伸杆4通过其中一组导向轴5与底座1传动连接,其通过另一组导向轴5与支撑台2传动连接,拉伸杆4由电力驱动,且当拉伸杆4收缩至最短时,其带动支撑台2沿转轴3旋转至保持水平(参考图1中支撑台2的位置);实际设计时,可在底座1内腔中设置多组拉伸杆4,并使多组拉伸杆4相互平行,从而使支撑台2更稳定。具体的,每组所述通风孔6内均安装有进气扇7和电热丝8,且通风孔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防尘罩9,支撑台2上应设置有给四组进气扇7和四组电热丝8供电的电源,通风孔6内两组防尘罩9的外壁均与通风孔6内侧壁粘接固定。具体的,所述支撑台2顶壁上开有用于容纳收纳筒13的收纳槽12,所述咬合带11远离安装块10的一端与收纳筒13外壁粘接固定,所述收纳槽12内还设有与收纳筒13的端部焊接固定的传动轴14以及焊接在收纳槽12内侧壁上的电动机15。具体的,所述传动轴14与电动机15的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筒13外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侧边板16,两组侧边板16可以防止咬合带11从收纳筒13外壁上滑落。具体的,所述支撑台2顶壁的两侧均开有多组均匀排列的活动槽18,每组所述活动槽18内腔底壁均竖直焊接安装有电动推杆19,每组所述防护架20底壁的两侧分别与两组电动推杆19的顶端焊接固定。使用方法:该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使支撑台2上所有电动推杆19均伸至最长,病人在医护人员帮助下,使其头部及其上半身先置于支撑台2顶壁远离海绵枕17的一侧,使其身体平移并靠近海绵枕17,从而越过多组防护架20,最终使病人头部枕在海绵枕17上,再驱动多组电动推杆19同时收缩而带动多组防护架20下移,每组防护架20上连接的两组电动推杆19的伸缩程度可以不同,即:多组防护架20的高度可根据病人身体部位的不同而调整,从而利用多组防护架20固定病人身体各处,达到了防撞击的效果;之后将咬合带11置于病人口中,驱动电动机15工作带动传动轴14转动(电动机15为双向电动机),使收纳筒13转动而将咬合带11逐渐收纳在收纳筒13外壁上,从而使咬合带11不能从病人口中滑落,利用咬合带11起到了防咬舌的效果;当医护人员不在病人身边时,可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驱动四组通风孔6内的部件工作,如果环境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包括底座(1)和其上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四角均开有穿过其顶壁和底壁的通风孔(6),所述支撑台(2)顶壁上设有咬合带(11),所述咬合带(11)的其中一端与一组粘接在支撑台(2)顶壁上的安装块(10)粘接固定,所述支撑台(2)上还设有多组均匀排列的防护架(20),且支撑台(2)顶壁靠近咬合带(11)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海绵枕(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包括底座(1)和其上的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四角均开有穿过其顶壁和底壁的通风孔(6),所述支撑台(2)顶壁上设有咬合带(11),所述咬合带(11)的其中一端与一组粘接在支撑台(2)顶壁上的安装块(10)粘接固定,所述支撑台(2)上还设有多组均匀排列的防护架(20),且支撑台(2)顶壁靠近咬合带(11)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海绵枕(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开设在其顶壁,且底座(1)顶壁的一侧水平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与支撑台(2)底壁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击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中容纳有拉伸杆(4)和两组分别安装在拉伸杆(4)两端的导向轴(5),所述拉伸杆(4)通过其中一组导向轴(5)与底座(1)传动连接,其通过另一组导向轴(5)与支撑台(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护理用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仟,陈方方,陈茜,
申请(专利权)人:张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