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5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包括转运垫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或上表面的褥疮垫,所述转运垫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依次叠放的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周边连接形成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为持续充气气室,所述第一垫体设有若干喷气孔,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通过所述喷气孔喷出,形成气悬浮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功能多样,既能防止长褥疮,又能方便搬运和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手术后、瘫痪、骨折或年迈的患者,由于身体无法自由活动,需要长期卧床,身体局部位置受到长期压迫,加上受压迫位置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导致褥疮等皮肤疾病的发生。此外,由于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检查或治疗时,往往需要搬运工具来实现患者的转运,如若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转运的设备发生意外损坏等,不仅会影响到对危重病人的诊疗,还可因此而导致病人的二次伤害。目前,通常是通过家人和医护人员经常帮助患者翻动身体,以防止长褥疮,对于患者的转运也常以多人非默契配合下的徒手搬运法,或直接利用床单过床搬运,不仅容易增加病人在翻身、搬运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也容易造成家人和医护人员因参与翻身、搬运和转运病人产生的过劳损伤。因此,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长褥疮,又能方便搬运和转移的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既能防止长褥疮,又能方便搬运和转移。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包括转运垫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或上表面的褥疮垫,所述转运垫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依次叠放的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周边连接形成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为持续充气气室,所述第一垫体设有若干喷气孔,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通过所述喷气孔喷出,形成气悬浮结构。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褥疮垫设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所述转运垫还包括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第三垫体,所述第三垫体设于所述第二垫体的上表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转运垫上设有开口,所述褥疮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运垫内,所述转运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转运垫设有若干用于所述第一气室持续充气的充气口。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褥疮垫包括褥疮垫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褥疮垫本体上的第一充气管,所述褥疮垫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连通外部,所述褥疮垫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垫体的上表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还包括充气泵、第二充气管以及充气头,所述第二充气管连接所述充气泵,所述第二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口相适配,用于所述充气口的充气,所述充气头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二充气管上,所述充气头与所述第一充气管相适配,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的充气。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第二充气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公扣,所述充气头上设有与所述公扣相适配的第一母扣,所述公扣与所述母口相配合,以将所述充气头和所述第二充气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充气口设有与所述公扣相适配的第二母扣。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褥疮垫本体具有多个气腔,相邻两个气腔之间连通和/或不连通。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褥疮垫本体设有若干透气孔。于本专利技术一实例中,所述转运垫设有若干手拉环和若干固定带,所述手拉环用于手穿过后进行握持,所述固定带两两相对应地设置,且两两相互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固定患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长期躺卧时,褥疮垫设置于转运垫的内部或者上表面,褥疮垫为充气结构,质地柔软,人躺上去不会对皮肤、肌肉产生太大的压力,也就不会影响血液循环,可以有效防止褥疮的生长;转运时,对第一气室持续充气,第一气室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向下喷出,喷出的气体对转运垫会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以抵消部分向下的重力,进而可以减轻转运时的重量,此外,向下喷出的气体在第一垫体与其接触面(床或者推车的表面)之间形成空气膜,使第一垫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被消除,大大降低了第一垫体与接触面的摩擦阻力,进而实现平稳转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褥疮垫设于转运垫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褥疮垫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褥疮垫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褥疮垫充气时充气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转运垫;2、褥疮垫;3、充气泵;4、第二充气管;5、充气头;11、第一垫体;12、第二垫体;13、第三垫体;14、充气口;15、隔离条;16、手拉环;17、固定带;18、水溶线;111、喷气孔;112、第一气室;113、魔术贴毛面;114、魔术贴勾面;115、第二母扣;21、褥疮垫本体;22、第一充气管;211、气腔;212、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请参考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包括转运垫1以及设置于转运垫1的内部或上表面的褥疮垫2,转运垫1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依次叠放的第一垫体11和第二垫体12,第一垫体11和第二垫体12的周边连接形成第一气室112,第一气室112为持续充气气室,第一垫体11设有若干喷气孔111,第一气室112的气体通过喷气孔111喷出,形成气悬浮结构。长期躺卧时,褥疮垫2设置于转运垫1的内部或者上表面,褥疮垫2为充气结构,质地柔软,人躺上去不会对皮肤、肌肉产生太大的压力,也就不会影响血液循环,可以有效防止褥疮的生长;转运时,对第一气室112持续充气,第一气室112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孔111向下喷出,喷出的气体对转运垫1会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以抵消部分向下的重力,进而可以减轻转运时的重量,此外,向下喷出的气体在第一垫体11与其接触面(床或者推车的表面)之间形成空气膜,使第一垫体11与接触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被消除,大大降低了第一垫体11与接触面的摩擦阻力,进而实现平稳转运。其中,褥疮垫2设置于转运垫1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请参考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喷气孔111的分布密度、分布位置、孔径大小以及第一气室112的充气流速可以依照人体工学计算的重力分布和按照气悬浮原理进行设置。具体地,通孔孔径、密度和位置以及第一气室112的充气流速应以充气悬浮状态下能载荷100KG的物体标准而设计。请参考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褥疮垫2设于转运垫1的内部,转运垫1还包括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第三垫体13,第三垫体13设于第二垫体12的上表面。第三垫体13可以是由透气的材质制成的,没有闷热感,不会黏汗,能够保持皮肤清爽。一实施例中,第三垫体13采用无纺布制成,第二垫体12和第三垫体13均采用橡皮材质或尼龙材质。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无毒无刺激性、价格低廉等特点,能够与皮肤长期接触。橡皮材质或尼龙材质气密性高,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能够保证使用寿命。请参考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三垫体13和第二垫体1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隔离条15,以使第二垫体12和第三垫体13能够贴合。一实施例中,第三垫体13的表面设有凉感布条(图中未画出),能够进行自动调温,使得躺卧者能够感到凉爽舒适。凉感布条可以相对应于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垫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或上表面的褥疮垫,所述转运垫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依次叠放的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周边连接形成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为持续充气气室,所述第一垫体设有若干喷气孔,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通过所述喷气孔喷出,形成气悬浮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垫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或上表面的褥疮垫,所述转运垫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依次叠放的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周边连接形成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为持续充气气室,所述第一垫体设有若干喷气孔,所述第一气室的气体通过所述喷气孔喷出,形成气悬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褥疮垫设于所述转运垫的内部,所述转运垫还包括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第三垫体,所述第三垫体设于所述第二垫体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垫上设有开口,所述褥疮垫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运垫内,所述转运垫的开口处设有连接件,用于所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垫设有若干用于所述第一气室持续充气的充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褥疮且便于转运的医用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褥疮垫包括褥疮垫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褥疮垫本体上的第一充气管,所述褥疮垫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连通外部,所述褥疮垫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舒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康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