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966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水平设置在钢管成型机组出口且从左往右输送钢管的输入辊道、水平设置在输入辊道出口的翻料机构、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翻料机构前侧的若干组斜下料架、水平安装在各斜下料架出口的气密试验机构、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气密试验机构前侧的若干组过渡料架、水平设置在各过渡料架出口的进料辊道、设置在进料辊道出口的探伤控制室、水平设置在探伤控制室出口的出料辊道、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出料辊道后侧的若干组后过渡料架以及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各后过渡料架出口的若干组检查料架。该系统可实现小口径钢管在精整各工序间的自动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口径钢管及检测精整自动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钢管强度高,机械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热交换设备,如列管式换热器、盘管式换热器、蛇形管式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输送管道等。从钢管成型机组出来的钢管,需要经过气密试验、探伤检查、人工检查等一系列工序,如果在各工序之间用行车进行吊装,费时费力,且不太安全,并且在搬上搬下过程中,也很容易磕碰、划伤。特别是对于一些直径小、壁薄、长度大的钢管,用行车吊运更是很难实现。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需要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实现钢管在各工序间的自动输送,避免其在输送中的损伤,提高钢管成品率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以实现小口径钢管在精整各工序间的自动输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水平设置在钢管成型机组出口且从左往右输送钢管的输入辊道、水平设置在输入辊道出口以初步分选钢管的翻料机构、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翻料机构前侧的若干组斜下料架、水平安装在各斜下料架出口以检测钢管气密性的气密试验机构、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气密试验机构前侧的若干组过渡料架、水平设置在各过渡料架出口的进料辊道、设置在进料辊道出口以便对钢管进行探伤检测的探伤控制室、水平设置在探伤控制室出口的出料辊道、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出料辊道后侧的若干组后过渡料架以及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各后过渡料架出口以收集合格钢管的若干组检查料架;所述输送辊道、翻料机构、气密试验机构、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均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斜下料架、过渡料架、后过渡料架和检查料架均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输入辊道包括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上并沿钢管的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轮、固定在机架上的支座、与支座铰接的电机座、固定在电机座上的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压轮、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电机座铰接以带动减速电机在竖直平面进行摆动的摆动气缸以及竖直安装在电机支座侧面以限制减速电机摆动角度的调节螺栓;所述压轮设置在各V型轮的上方并与钢管位置相对应,以便压轮随减速电机一体摆动时压紧和输送钢管;所述压轮外周安装有橡胶圈。所述翻料机构包括与V形轮高度相适应并可绕左右方向布置的水平轴线摆动地定位在机架上以筛分合格钢管和不合格钢管的翻料板、分别设置在翻料板两端以同步驱动翻料板进行摆动的两组翻料组件以及设置在翻料板后侧以接收不合格钢管的第一不合格品料架;所述翻料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护层;两组翻料组件结构相同;每组翻料组件均包括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翻料板前侧底部铰接的左气缸以及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翻料板后侧底部铰接的右气缸。所述斜下料架包括竖直布置且底部通过滚动副可左右移动的立柱、倾斜固定在立柱顶部的第一斜条架、设置在第一斜条架表面的第二保护层以及设置在第一斜条架出口以定位钢管的挡块。所述气密试验机构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转盘;所述转盘可绕左右方向布置的水平轴线转动;所述转盘外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拨料钩,并且拨料钩的位置与第一斜条架上最前端的钢管位置相适应,以便将第一斜条架上的钢管依次拨入转盘中;所述机架上倾斜固定有位于转盘出口的斜板,以输送完成气密性检测的钢管;所述气密试验机构的前侧下部设置有第二不合格品料架,以接收气密性检测不合格的钢管。所述过渡料架包括倾斜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斜条架、设置在第二不合格品料架上方且可摆动地定位在第二斜条架进口端以打开或盖合在第二不合格品料架上的第一分选板、底座固定在机架上且其推杆通过第一连接杆驱动第一分选板摆动的第一分选气缸以及设置在第二斜条架出口并可竖直调节高度的挡料块。所述进料辊道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距离布置并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上的若干第一辊轮、安装在机架上并驱动第一辊轮转动的进料传动电机、设置在进料辊道的后侧并可摆动地定位在机架上以便将第二斜条架上的钢管拨入第一辊轮的输入拨料块以及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输入拨料块铰接以驱动输入拨料块摆动的进料气缸。所述出料辊道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距离布置并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上的若干第二辊轮、安装在机架上并驱动第二辊轮转动的出料传动电机、设置在出料辊道的后侧并可摆动地铰接在机架上以便将第二辊轮上的钢管拨入下一工位的输出拨料块以及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输出拨料块铰接以驱动输出拨料块摆动的出料气缸。所述后过渡料架与出料辊道之间设置有第三不合格品料架,以接收探伤检测不合格的钢管。所述后过渡料架包括倾斜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斜条架、设置在第三不合格品料架上方且一端可摆动地定位在第三斜条架进口端以打开或盖合在第三不合格品料架上的第二分选板以及底座固定在机架上且其推杆通过第二连接杆驱动第二分选板摆动的第二分选气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输送系统可根据钢管生产工艺的需要,实现小口径钢管在精整及检测各工序间的自动输送,避免钢管在输送中的损伤,提高钢管成品率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控制方便,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输入辊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翻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斜条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气密试验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过渡料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进料辊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出料辊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后过渡料架和检查料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机架;2、输入辊道;2-1、V形轮;2-2、支座;2-3、电机座;2-4、减速电机;2-5、压轮;2-6、摆动气缸;2-7、调节螺栓;2-8、橡胶圈;2-9、输出轴;3、翻料机构;3-1、翻料板;3-2、第一不合格料架;3-3、左气缸;3-4、右气缸;3-5、第一保护层;4、斜下料架;4-1、立柱;4-2、第一斜条架;4-3、第二保护层;4-4、挡块;4-5、滚轮;4-6、导轨;4-7、夹紧螺栓;5、气密试验机构;5-1、转盘;5-2、拨料钩;5-3、第二不合格品料架;5-4、斜板;6、过渡料架;6-1、第二斜条架;6-2、第一分选板;6-3、第一分选气缸;6-4、挡料块;7、进料辊道;7-1、第一辊轮;7-2、进料传动电机;7-3、输入拨料块;7-4、进料气缸;8、探伤控制室;9、出料辊道;9-1、第二辊轮;9-2、出料传动电机;9-3、输出拨料块;9-4、出料气缸;10、后过渡料架;10-1、第三斜条架;10-2、第二分选板;10-3、第二分选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平设置在钢管成型机组出口且从左往右输送钢管(12)的输入辊道(2)、水平设置在输入辊道出口以初步分选钢管的翻料机构(3)、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翻料机构前侧的若干组斜下料架(4)、水平安装在各斜下料架出口以检测钢管气密性的气密试验机构(5)、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气密试验机构前侧的若干组过渡料架(6)、水平设置在各过渡料架出口的进料辊道(7)、设置在进料辊道出口以便对钢管进行探伤检测的探伤控制室(8)、水平设置在探伤控制室出口的出料辊道(9)、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出料辊道后侧的若干组后过渡料架(10)以及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各后过渡料架出口以收集合格钢管的若干组检查料架(11);所述输入辊道、翻料机构、气密试验机构、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均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斜下料架、过渡料架、后过渡料架和检查料架均沿前后方向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平设置在钢管成型机组出口且从左往右输送钢管(12)的输入辊道(2)、水平设置在输入辊道出口以初步分选钢管的翻料机构(3)、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翻料机构前侧的若干组斜下料架(4)、水平安装在各斜下料架出口以检测钢管气密性的气密试验机构(5)、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气密试验机构前侧的若干组过渡料架(6)、水平设置在各过渡料架出口的进料辊道(7)、设置在进料辊道出口以便对钢管进行探伤检测的探伤控制室(8)、水平设置在探伤控制室出口的出料辊道(9)、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出料辊道后侧的若干组后过渡料架(10)以及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各后过渡料架出口以收集合格钢管的若干组检查料架(11);所述输入辊道、翻料机构、气密试验机构、进料辊道和出料辊道均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斜下料架、过渡料架、后过渡料架和检查料架均沿前后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辊道包括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上并沿钢管的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V形轮(2-1)、固定在机架上的支座(2-2)、与支座铰接的电机座(2-3)、固定在电机座上的减速电机(2-4)、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2-9)固定连接的压轮(2-5)、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电机座铰接以带动减速电机在竖直平面进行摆动的摆动气缸(2-6)以及竖直安装在电机支座侧面以限制减速电机摆动角度的调节螺栓(2-7);所述压轮设置在各V型轮的上方并与钢管位置相对应,以便压轮随减速电机一体摆动时压紧和输送钢管;所述压轮外周安装有橡胶圈(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机构包括与V形轮高度相适应并可绕左右方向布置的水平轴线摆动地定位在机架上以筛分合格钢管和不合格钢管的翻料板(3-1)、分别设置在翻料板两端以同步驱动翻料板进行摆动的两组翻料组件以及设置在翻料板后侧以接收不合格钢管的第一不合格品料架(3-2);所述翻料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护层(3-5);
两组翻料组件结构相同;每组翻料组件均包括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翻料板前侧底部铰接的左气缸(3-3)以及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且其推杆与翻料板后侧底部铰接的右气缸(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口径钢管精整及检测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下料架包括竖直布置且底部通过滚动副可左右移动的立柱(4-1)、倾斜固定在立柱顶部的第一斜条架(4-2)、设置在第一斜条架表面的第二保护层(4-3)以及设置在第一斜条架出口以定位钢管的挡块(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兴吉唐萍颜孙挺孔帅凌张伟陈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