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6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筒体的表面设置有粗滤网,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出口管座,出口管座上方的筒体内设置有内置滤芯;筒体内部沿筒体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磁棒单元,磁棒单元通过筒体内设置的卡盘固定,每根磁棒单元控制的流场范围为0~30毫米,筒体的总通流面积大于3~4倍的管道通流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明显的使用效果和很强的应用适应性,能实现靶向过滤的目的,不会因为滤材的选型造成对油液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质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系统需要保持清洁的油质,机器运行时必然发生各种复杂的磨损和冲击,金属磨粒脱落并逐持续增加,这种金属颗粒物是非常有害的物质,油系统中会存在大量的金属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的粒径非常的细小,100毫升油液中会有超过上百万的微米级的金属颗粒物,会造成转动部件的过快磨损,同时金属颗粒会会造成润滑油加速氧化,最终导致润滑油过早的失效并报废。传统的过滤装置绝大对数采用纤维材质和金属龙骨组合加工成的滤芯,这种滤芯的特点是采用孔径阻拦式的过滤原理,这种过滤方式在高粘度和高流速的系统中应用效果不好。这种滤芯的缺点是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必须废弃,造成危废物的产生。这种滤芯没有能力实现润滑油系统的高精度过滤,无法实现油液的清洁度提升,这必然造成运转机械的故障率增加,也会造成油液的加快老化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利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成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封装在套管内,磁场不同,形状不同,通过多种配置和组合形式形成滤网的基本结构,能够过滤润滑油,也可以过滤其他流体系统,过滤效率高,捕获率高,可反复使用,单元体可以再次冲磁后继续使用,没有抛弃物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表面设置有粗滤网,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出口管座,出口管座上方的筒体内设置有内置滤芯;筒体内部沿筒体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磁棒单元,磁棒单元通过筒体内设置的卡盘固定,每根磁棒单元控制的流场范围为0~30毫米,筒体的总通流面积大于3~4倍的管道通流面积。具体的,内置滤芯包括网筚,网筚为n型结构,设置在出口管座的上方,网筚的两侧设置有孔径40~200目的滤网,网筚的底部分别通过卡箍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具体的,磁棒单元包括套管,套管为矩形密封结构,内部设置若干块永磁铁,每块永磁铁间隔反向布置。进一步的,磁铁和套管的装配间隙为0~0.8毫米,套管与卡盘之间为间隙配合。进一步的,磁铁的表面磁场强度为4000~4500高斯,套管的表面磁场强度大于4000高斯;磁棒单元的表面积总和大于等于0.15平方米。具体的,筒体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第二卡盘、第一卡盘和第三卡盘,第二卡盘、第一卡盘和第三卡盘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磁棒单元的第一孔,第一孔周围布置有若干第二孔,第二卡盘和第一卡盘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卡盘和第一卡盘的连接杆,沿第二卡盘、第一卡盘和第三卡盘的外延间隔设置有安装导孔,安装导孔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安装杆。进一步的,第二孔布置在磁棒单元外立面10~15毫米范围内。进一步的,第二孔的直径为1.5~2.5mm。进一步的,第二孔的总面积大于油泵出口管道截面积的3~6倍。具体的,粗滤网的滤网直径为1.3~4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通过上下卡盘和外筒形成一个可拆解的组合式结构,可以方便拆卸清理磁棒单元,磁棒单元可以单根拔出进行清理,保证清理的质量,同时可以根据油系统不同的污染程度进行磁棒组的重新组合。滤筒表面形成第一层过滤结构,设置粗滤可以隔离油液中一些纤维物和较大的金属颗粒物,避免较大的金属颗粒物在油液高流速条件下逃离,内置滤芯使得整个过滤装置具有了更好的灵活性和适配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艺系统和不同的洁净度条件,也能够避免极端运行工况条件对过滤效能的影响。实际运行中,磁棒组吸附了大量的金属颗粒物,但运维人员未必能适时的清理,颗粒物堆积过多时可能会在某种运行工况时发生脱落现象,金属颗粒物的集中脱落可能会造成系统重新污染,所以这个内置滤芯可以保证发生这种情况时阻拦有害颗粒物,能更好的保护设备。进一步的,设计了网筚的作用是起到保护拦截的作用,在某些特定的运行条件下,系统流速会明显变化,油压也会波动,这种系统冲击可能会导致已经吸附在磁棒表面的金属颗粒物存在脱落和逃离的风险,因此设计这种网筚和滤网的结构可以在流程的出口处进行保护性的过滤。这个内置滤芯可以清洗后重复使用,也可以根据油质的洁净度不同调整配置。进一步的,矩形套管紧密的抱裹矩形的磁块,矩形结构能够获得最大的外表面,同时磁场分布没有干涉,在一定的安装空间内可以获得最大的磁场强度和最大的外表面积。每块磁铁反向布置的目的是避免相邻的磁棒之间出现同极相斥的作用,相邻的两个磁棒布置成磁极高低错位的形式,避免发生磁棒组之间的排斥区,排斥区会造成金属颗粒物无法有效吸附的风险。进一步的,磁铁和套管装配间隙越小越好,磁场的衰减越小。设计将装配间隙控制在0~0.8mm之间,避免因为间隙过大造成磁场损耗形成浪费。进一步的,磁铁和套管表面磁场强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捕获金属颗粒物的能效率越高,金属颗粒物吸附在套管外表面不会逃离。滤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是重要的参数指标,磁场强度是非常关键的性能参数。进一步的,卡盘上设置通流孔和导流槽,控制油液的流动区间和流量,避免流程节流现象,满足油液的流量通道,并通过设置通流孔的位置和直径来实现控制油流的路径,并且实现设计的保证流量。在低温运期间,油液的粘稠度很高,需要设置足够的通流孔来保证足够的通流能力,保护齿轮箱在任何油温条件运行时均不出现系统缺油润滑。进一步的,第二孔布置在磁棒单元外立面10~15mm内,充分利用磁棒单元的磁场强度,在近距离内磁场强度更高,对金属颗粒物的吸附更有效,第二孔布置在磁棒单元一定的距离内,能起到导引流向的作用,所有的油液都经过磁棒单元10~15mm以内流经磁棒,能提高吸附金属颗粒物的有效性,金属颗粒物不容易发生逃离。进一步的,首先根据磁棒表面磁场的有效吸附能力和控制范围,制定出布置第二孔的范围,这个范围的最边沿应有1000高斯以上的磁场强度,这样能防止油液中的金属颗粒物脱落和逃离。在确定了这个磁场控制范围后,根据系统流量设计以及预设滤芯通流面积大于管道设计流量的3-6倍的条件来布置足够的第二孔数量和面积,即折算成孔径。进一步的,第二孔的总面积大于油泵出口管道截面的3~6倍是基于流量设计的需要,滤芯设计和实际工况会有一定的纳污量,随着纳污量的增加,由内及外第二孔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堵塞,那么滤芯整体的通流能力随之会降低。同时,齿轮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明显,在系统启动初期油液的粘度很高,流动性差,设计较大的同流截面积。进一步的,滤网负责阻拦大颗粒物,根据对油液颗粒物的粒度分析,绝大多数颗粒物均为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但是设备突发故障时也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粒径的金属颗粒物,因此设置滤网1.3~4mm的孔径可以预防大颗粒物金属滤芯内部造成对已吸附的颗粒物的冲击导致逃离。滤网孔径不能设计过细,更细小的孔径会造成油液通流不畅,尤其是低温运行时更容易形成节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筒体(10)的表面设置有粗滤网(2),筒体(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3),第二盖板(3)的下端设置有出口管座(13),出口管座(13)上方的筒体(10)内设置有内置滤芯(9);筒体(10)内部沿筒体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磁棒单元(4),磁棒单元(4)通过筒体(10)内设置的卡盘固定,每根磁棒单元(4)控制的流场范围为0~30毫米,筒体(10)的总通流面积大于3~4倍的管道通流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筒体(10)的表面设置有粗滤网(2),筒体(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3),第二盖板(3)的下端设置有出口管座(13),出口管座(13)上方的筒体(10)内设置有内置滤芯(9);筒体(10)内部沿筒体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磁棒单元(4),磁棒单元(4)通过筒体(10)内设置的卡盘固定,每根磁棒单元(4)控制的流场范围为0~30毫米,筒体(10)的总通流面积大于3~4倍的管道通流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置滤芯(9)包括网筚(9-1),网筚(9-1)为n型结构,设置在出口管座(13)的上方,网筚(9-1)的两侧设置有孔径40~200目的滤网(9-2),网筚(9-1)的底部分别通过卡箍(9-3)与第二盖板(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棒单元(4)包括套管(20),套管(20)为矩形密封结构,内部设置若干块永磁铁,每块永磁铁间隔反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铁和套管(20)的装配间隙为0~0.8毫米,套管(20)与卡盘之间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过滤的靶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铁的表面磁场强度为4000~4500高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李宗霖杜文珍岳自维常海东颉小龙刘少华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观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