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3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主要解决现有的智能枕头简单地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枕芯内,人体对枕芯造成的压力会被枕芯分散,导致传导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非常细微,无法被低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通过设置硬度比枕芯硬的力传导体,能够降低枕芯对其所受到的人体压力的分散作用,使人体对枕芯造成的压力能够更有效地传导到压力传感器上,从而使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更细微的人体压力变化,提高智能枕头对人体压力变化的反应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枕头一般通过在枕芯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来检测人体压力,并根据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判断睡姿及计算心跳、呼吸等睡眠状态数据,最后根据睡姿和心跳、呼吸等睡眠状态数据判断人体睡眠质量或调整枕头状态以促进睡眠。然而,由于智能枕头的枕芯很柔软,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枕芯内,人体对枕芯造成的压力会被枕芯分散,导致传导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非常细微,无法被低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以解决现有的智能枕头简单地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枕芯内,人体对枕芯造成的压力会被枕芯分散,导致传导到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非常细微,无法被低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包括枕芯和控制器,所述枕芯内设置有气囊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能够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和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放气,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还包括力传导体,所述力传导体比所述枕芯硬,所述力传导体嵌入所述枕芯内且与所述枕芯紧密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力传导体的底部,所述力传导体压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用以将所述枕头受到的压力传导到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进一步地,所述枕芯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扣合形成容纳所述力传导体的容纳腔,所述力传导体紧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枕头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用于当人体枕在所述智能枕头上时分别对应人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导体位于所述枕芯的下部三分之一厚度处。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导体为球体。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导体为塑料。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气泵、电磁气阀、控制板,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和所述电磁气阀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气囊通过管路系统与所述气泵和所述电磁气阀连通。(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通过设置硬度比枕芯硬的力传导体,能够降低枕芯对其所受到的人体压力的分散作用,使人体对枕芯造成的压力能够更有效地传导到压力传感器上,从而使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更细微的人体压力变化,提高智能枕头对人体压力变化的反应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是底板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盖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力传导体位于第一限位槽中的示意图;图4是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包括枕芯7和控制器。枕芯7内设置有气囊6和压力感应装置,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8,控制器与气囊6和压力传感器8连接,能够接收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和对气囊6进行充放气。压力感应装置还包括力传导体5,力传导体5比枕芯7硬,力传导体5嵌入枕芯7内且与枕芯7紧密贴合,压力传感器8位于力传导体5的底部,力传导体5压在压力传感器8上,用以将枕头受到的压力传导到压力传感器8上。由于力传导体5比枕芯7硬,且与枕芯7紧密贴合,同时还压在压力传感器8上,这样就使得力传导体5能够有效降低枕芯7对其所受到的人体压力的分散作用,将人体压力更有效地传导到压力传感器8上,从而被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压力传感器8能够检测到更细微的人体压力变化,从而提高智能枕头对人体压力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提高人体睡眠体验。枕芯7包括底板1和与底板1相匹配的盖体2,盖体2盖设在底板1上,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盖体2的下表面上与第一限位槽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当盖体2盖设在底板1上时,第一限位槽3与第二限位槽4扣合形成容纳力传导体5的容纳腔,力传导体5紧密容纳于容纳腔内。为力传导体5设置容纳腔,能够对力传导体5的位置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防止力传导体5移动而影响对人体压力的传导。压力感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枕头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用于当人体枕在智能枕头上时分别对应人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力传导体5位于枕芯7的下部三分之一厚度处。即如图中所示,枕芯7的总体厚度为H,将枕芯7厚度平均分成三部分,包括上部三分之一厚度、中部三分之一厚度和下部三分之一厚度,则力传导体5位于枕芯7的下部三分之一厚度处。将力传导体5设置在枕芯7的下部三分之一厚度处,而远离枕芯7的上表面,能够避免人体枕在枕头上时力传导体5给人体造成硌人的感觉。力传导体5可以是球体等形状,材质上可以选择塑料材质。球体由于其球形结构,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各个方向施加的压力,并将压力有效传递到压力传感器8上。枕芯7一般为慢回弹记忆棉或者乳胶,塑料材质具有高于枕芯7材质的硬度,同时又不会过于生硬而影响人体感受。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气泵11、电磁气阀10、控制板9。压力传感器8、气泵11和电磁气阀10与控制板9电连接,气囊6通过管路系统与气泵11和电磁气阀10连通。该智能枕头的主要控制过程是,人体枕在枕头上时对枕芯7造成压力,该压力经枕芯7传递到力传导球上,力传导球再将该压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器8上,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压力数据后将压力数据发送到控制板9,控制板9再根据接收到的压力情况对气泵11和电磁气阀10进行控制,实现对气囊6的充放气操作。上述实施例仅为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包括枕芯和控制器,所述枕芯内设置有气囊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能够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和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放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还包括力传导体,所述力传导体比所述枕芯硬,所述力传导体嵌入所述枕芯内且与所述枕芯紧密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力传导体的底部,所述力传导体压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用以将所述枕头受到的压力传导到所述压力传感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包括枕芯和控制器,所述枕芯内设置有气囊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能够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和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放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还包括力传导体,所述力传导体比所述枕芯硬,所述力传导体嵌入所述枕芯内且与所述枕芯紧密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力传导体的底部,所述力传导体压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用以将所述枕头受到的压力传导到所述压力传感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响应人体压力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扣合形成容纳所述力传导体的容纳腔,所述力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细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真元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