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930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颗粒为球形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中布洛芬和吡喹酮的质量比为(1.11~10.57):1。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具有较好的均一度和流动性,不易聚结,产品各个组分之间比例可调,其中布洛芬以稳定晶体形式存在,吡喹酮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在针对人畜共患血吸虫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实现,不使用辅料,颗粒圆润,能耗低,效率高,仅使用水作为溶剂,绿色环保,高度混合,可实现工业化且经济投入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
,具体涉及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布洛芬(CAS:15687-27-1),化学名称2-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别名拔怒风,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有超过50年的使用历史。英文名称为Ibuprofen,分子式C13H18O2,分子量206.28,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75℃-7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丙酮等溶剂。布洛芬主要用于扭挫伤、劳损、头疼、腰疼、术后疼痛等止痛消炎的作用。吡喹酮(CAS:55268-74-1),化学名称2-环己羰基-1,3,4,6,7,11-六氢-2-吡嗪并(2,1-Α)异喹啉-4-酮,分子式C19H24N2O2,分子量312.41,通常为白色或带有微黄的结晶粉末,无特殊气味。在水中难溶,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甲醇、乙醇、丙酮中溶解,在乙醚、二乙醚中不溶。吡喹酮别名环吡异喹酮,英文名Praziquantel,密度为1.22g/cm3,熔点为136~142℃,常温常压下稳定。吡喹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为球形复合颗粒,所述颗粒中布洛芬和吡喹酮的质量比为(1.11~10.5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为球形复合颗粒,所述颗粒中布洛芬和吡喹酮的质量比为(1.11~10.5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为布洛芬和吡喹酮的物理混合物,其中,布洛芬以晶体形式存在,吡喹酮以无定形形式存在;
优选地,所述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1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休止角为20°~25°;
优选地,所述复合颗粒的振实密度为0.49~0.60g/cm3。


4.根据权利要求书1~3任一项所述的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70~90℃条件下,配置布洛芬、吡喹酮和水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布洛芬的浓度为0.01~0.05g/mL,吡喹酮的浓度为0.002~0.01g/mL;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在70~90℃搅拌至出现液液相分离现象,得到液相分层的混合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液液相分离混合液在1~25℃条件下发生降温结晶,得到所述布洛芬载吡喹酮复合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的体积计,步骤(2)所述单位体积的搅拌功率为0.138~0.989kW/m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降温结晶的速率为30℃~70℃/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对降温结晶后得到的混合物采用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波刘岩博陈明洋闫辉彭浩宇孙萌萌侯宝红尹秋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