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新兴起的微针透皮给药体系可有效避免胃酸极端pH、消化酶降解、肠蠕动清除和肠上皮载运等多重载运屏障,尤其对大分子药物的传递具有独特优。微针作为生物医药领域里的一种新型的微创透皮给药工具,以其微创无痛、安全高效、便于使用等优势在透皮给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涂层微针可以迅速释放针体外层所涂覆的药物的微针阵列。尽管涂层微针表面积小,导致其负载药物量受限,但在一些应用领域涂层微针由于药效发挥时间相对较快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在过敏性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结核苗素、破伤风抗毒素、盐酸普鲁卡因、细胞色素等)的使用之前,需进行皮试。目前诊断药物过敏主要采用皮内注射和快速皮试仪,这类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如诊断正确率较低(约30-50%)、皮下注射疼痛、注射量不易掌握、每次使用前需要临时配置试剂等,因此使用起来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而负载药物的涂层微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附着于基底之上的微针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头为核壳结构,包括疏水性内核和覆盖于疏水性内核之外的水溶性外壳,水溶性外壳含有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附着于基底之上的微针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头为核壳结构,包括疏水性内核和覆盖于疏水性内核之外的水溶性外壳,水溶性外壳含有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外壳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凝胶与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的粒径为80~1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内核为聚己内酯,分子量为20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凝胶,分子量为5000~20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头为圆锥形结构,微针针头的垂直高度为400~900μm,水溶性外壳的垂直高度为100~600μm,头部直径为10~30μ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华,宋高,刘天琦,张雪雅,曾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