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聚电解质微囊包裹全氟化碳形成的仿生红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364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聚电解质微囊包裹全氟化碳形成的仿生红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仿生红细胞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或者聚乳酸共聚物包裹全氟化碳形成的微粒,然后以此微粒作为模板,利用逐层自组装的方法吸附聚电解质,吸附多层聚电解质后所得的微粒与有机溶剂共孵育,即得到与天然红细胞粒径、形状以及载氧能力相当的仿生红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生红细胞,适用于人工血液或药物载体,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聚电解质微囊包裹全氟化碳形成的仿生红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聚电解质微囊包裹全氟化碳形成的仿生红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血液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血源供给不足和安全性问题也使得对受伤人员的输血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血液替代品具有无交叉感染和血液凝集反应,且能长期稳定保存的优势。血液替代品主要是针对血浆、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进行替代,其中红细胞替代品具有载氧和维持渗透压等功能,而人体中血液最重要的功能即是载氧功能,因而针对红细胞替代品的研究也成为目前血液替代品的研究重点。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丰富的细胞,它所特有的粒径(约为8μm)、形状(双凹面圆形)、屈曲性以及化学组成(血红蛋白)等物理化学性质,共同保证了其载氧功能。为了更好的模拟红细胞载氧能力,制备一个与红细胞物理性质相似的载体材料就成为了红细胞替代品制备的关键挑战。若直接使用血红蛋白以期达到载氧功能,不仅载氧量低,而且在体循环过程中很快被分解成二聚体和单体,从肾脏滤过而产生严重的肾毒性。全氟化碳具有低表面张力,低黏度高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红细胞,包含多层聚电解质膜和全氟化碳,所述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裹于全氟化碳外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红细胞,包含多层聚电解质膜和全氟化碳,所述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裹于全氟化碳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红细胞的平均粒径为3-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红细胞的形状为双面凹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电解质膜是由聚合阴离子和聚合阳离子交替吸附逐层自组装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电解质膜含有4-12个聚阴阳离子电解质双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阴离子选自牛血清白蛋白或聚-4苯乙烯磺酸钠,所述聚合阳离子选自聚烯丙基胺盐酸盐或人血清白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红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化碳选自全氟萘烷、全氟溴辛烷、氟化乙烯、八氟环丁烷。


8.一种仿生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或聚乳酸共聚物PLA和全氟化碳共同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将其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中,乳化均质3-5分钟,得水包油的乳剂;
将所得乳剂倒入蒸馏水中,搅拌4-6小时,使有机溶剂挥发,固化得到PLGA或PLA包裹全氟化碳的微球,收集微球,清洗3-5遍,真空干燥或减压干燥得到粉末状PLGA或PLA包裹全氟化碳的微球;
取所述粉末状PLGA或PLA包裹全氟化碳的微球,向其中加入聚合阴离子,通过疏水作用,在微球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郑爱萍李胜莉张慧邸金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