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养殖方法,属于大数据
技术介绍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在鸡的养殖方法中,大多是采用笼舍进行高密度饲养,在拥挤的恶劣的词养条件下,鸡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且由于添加剂饲料和生长素的用,使得肉蛋品质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生态养鸡。该方法中提到在鸡的放养期,选择地势高燥的林草地或人工牧场,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法养殖。但在该方法中没有明确林草地或人T牧场中的教草种类,也没有限制放养密度等,如果放养密度过大,则鸡的活动空问不够,同样存在拥挤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建植散牧草地;/n步骤A1:将豆科牧草白三叶和禾本科牧草黑表草的种子按照5-7∶3-5的重量比混合,在果园地建植散牧草地,散牧草地中白三叶牧草占50%-70%,黑麦草占30%-50%;/n步骤A2:将建植好的散牧草地用鸡网隔成M个放牧小区,每个放牧小区的面积为一亩;/n步骤二:选种产卵;/n将公鸡母鸡按照1∶20~25比例混养,收集种蛋,在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保存种蛋,保存时间为1~7天,选择重量为45~60g的种蛋用于孵化;/n步骤三:雏鸡孵化;/n将种蛋在温度为3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植散牧草地;
步骤A1:将豆科牧草白三叶和禾本科牧草黑表草的种子按照5-7∶3-5的重量比混合,在果园地建植散牧草地,散牧草地中白三叶牧草占50%-70%,黑麦草占30%-50%;
步骤A2:将建植好的散牧草地用鸡网隔成M个放牧小区,每个放牧小区的面积为一亩;
步骤二:选种产卵;
将公鸡母鸡按照1∶20~25比例混养,收集种蛋,在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保存种蛋,保存时间为1~7天,选择重量为45~60g的种蛋用于孵化;
步骤三:雏鸡孵化;
将种蛋在温度为37~37.8℃,相对湿度为50%~60%的孵化机内孵化21天,获得雏鸡;
步骤四:雏鸡管理;
将孵化的雏鸡于温度为32~33℃的雏室中饲养5~7天,然后于温度为30~32℃的雏室中饲养5~7天,接着将雏鸡于温度为28~30℃的雏室中饲养5~7天得脱温鸡苗;
步骤五:脱温鸡苗管理;
将饲养15~21天的脱温鸡苗在25~28℃的鸡舍中饲养20~24天,并对35~38日龄的脱温鸡进行人工免疫;
步骤六:放养管理;
将35~45日龄的脱温鸡苗按公鸡母鸡分群,以每亩地150~220只转移至放牧小区放养至100~120日龄;在放牧小区放养期间进行环境监测,具体的环境监测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氮气传感器以及粉尘传感器采集放牧小区的温度值、湿度值、氮气浓度以及粉尘浓度,并将采集得到的温度值、湿度值、氮气浓度以及粉尘浓度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2: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值、湿度值、氮气浓度以及粉尘浓度后,分别将温度值、湿度值、氮气浓度以及粉尘浓度分别标记为Wd、Sd、Nd、Fd;
步骤S3:数据处理模块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出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Cz,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α、β、γ为比例系数;
步骤S4:设定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阈值,若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Cz大于等于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阈值,则不进行放牧小区的环境调整;若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Cz小于脱温鸡苗的成长系数阈值,则发送环境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