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55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包括:训练箱、手臂模型,以及用于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所述训练箱包括箱体、第一容置本体与第二容置本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与连接于底座的顶盖,所述顶盖旋转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容置本体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均能装配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可拆卸地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靠近顶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时,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的第一容置槽与用于容置手臂模型的模型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急救器械的第二容置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
本技术涉及创伤急救训练演习,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
技术介绍
创伤急救训练演习中,学员们可以使用器械,从而使得学员们能够熟悉器械的取用,其中,包括了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演戏。现有相关技术中,创伤急救训练演习的传统方式是让学员之间相互模拟伤员,故而,现有的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中,通常仅包含各种用于静脉输液急救的器械,该些器械可设置于一个训练箱中。然而,由于静脉输液的特殊性,对无菌环境、操作专业性、安全性都有较高要求,不宜在学员手上操作(有创操作,会对手臂静脉血管进行穿刺,训练环境下容易感染,而且穿刺后不利于学员开展训练等工作,也影响生活)。由于现有的训练组件中仅包含训练箱与训练箱中的器械,训练组件仅能用于学员间的模拟操作,若不实施穿刺,则无法达到训练目的,若实施穿刺,则会造成感染风险,还会影响学员生活。可见,现有的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中,部件的作用单一,难以兼顾训练需求与学员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以解决部件的作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箱、手臂模型,以及用于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所述训练箱包括箱体、第一容置本体与第二容置本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与连接于底座的顶盖,所述顶盖旋转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容置本体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均能装配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可拆卸地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靠近顶盖的一侧;/n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时,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的第一容置槽与用于容置手臂模型的模型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急救器械的第二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箱、手臂模型,以及用于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所述训练箱包括箱体、第一容置本体与第二容置本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与连接于底座的顶盖,所述顶盖旋转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容置本体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均能装配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可拆卸地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靠近顶盖的一侧;
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时,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静脉输液的急救器械的第一容置槽与用于容置手臂模型的模型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容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急救器械的第二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数量均为N个,N个第一容置槽与N个第二容置槽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的形状、尺寸是相同的,并且,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时,相对应的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的位置是相匹配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本体表面的第一区域,所述模型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本体表面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沿直线方向分布;
所述多个第二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表面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一容置本体层叠于所述第二容置本体时,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静脉输液急救技能的训练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冯逸飞王利芬王婷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