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22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和烟囱;所述烟囱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所述烟囱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并降低排放物中的对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化工、冶炼等领域常用到的燃烧设备之一,其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用于生产所需的热量。受燃烧条件的影响,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往往还夹杂一些未燃烧完全的颗粒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浪费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燃烧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和烟囱;所述烟囱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所述烟囱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并降低排放物中的对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作如下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筒体、风机、螺旋板和槽体;所述筒体处于所述烟囱内的下部,并且所述筒体的下端连通所述燃烧炉,所述筒体与所述烟囱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燃烧炉的回流腔;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顶部内并使所述燃烧炉内的烟雾一边旋转一边向上从所述筒体内输出到所述烟囱内,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雾中夹杂的颗粒物被甩出到所述筒体的外侧后再下落到所述回流腔内;所述螺旋板处于所述回流腔内用于收集颗粒物,并且所述螺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烟囱内侧壁和所述筒体外侧壁相应的位置,其两端上下对齐;在所述螺旋板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将收集的颗粒物向下排放的缺口,所述槽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缺口,其下端在所述回流腔内竖直向下延伸后连通所述燃烧炉,并且所述槽体罩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其与所述筒体外侧壁相应的部分形成上下两端开口且内部封闭的回流道,所述回流道将所述缺口向下排放的颗粒物输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使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进行二次燃烧,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进一步,所述燃烧炉内对应所述筒体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呈锥状且上小下大的导流筒,并且所述导流筒的上端连接所述筒体的下端。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避免气流进入回流道阻碍颗粒物下落,另外分散并导流颗粒物到燃烧炉内不同的位置燃烧,有利于颗粒物的完全燃烧。进一步,所述螺旋板由两块半圆弧板组成,两块所述半圆弧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并上下连接;所述缺口设置在处于下部的所述半圆弧板上且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风机形成的气流无法向上穿过螺旋板,使得颗粒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顺利下落到螺旋板上被收集起来。进一步,所述槽体为上下两端以及一侧开口的长条方框结构,其开口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筒体外侧壁上相应的位置处。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形成两端开口且内部封闭的回流道,颗粒物在回流道内下落,避免回流道外部的气流阻碍颗粒物下落。进一步,所述风机通过壳体固定在所述筒体内的顶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筒体、筒体以及槽体装配后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除去槽体);图4为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壳体的俯视图;其中,虚线箭头表示颗粒物的运动轨迹。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燃烧炉,2、烟囱,3、筒体,4、风机,5、螺旋板,6、槽体,7、回流腔,8、缺口,9、导流筒,10、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1和烟囱2。所述烟囱2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1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1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所述烟囱2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1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筒体3、风机4、螺旋板5和槽体6。所述筒体3处于所述烟囱2内的下部,并且所述筒体3的下端连通所述燃烧炉1,所述筒体3与所述烟囱2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燃烧炉1的回流腔7。所述风机4安装在所述筒体3内的顶部内并使所述燃烧炉1内的烟雾一边旋转一边向上从所述筒体3内输出到所述烟囱2内,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雾中夹杂的颗粒物被甩出到所述筒体3的外侧后再下落到所述回流腔7内。具体为:所述风机4通过壳体10固定在所述筒体3内的顶部,壳体10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螺旋板5处于所述回流腔7内用于收集颗粒物,并且所述螺旋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烟囱2内侧壁和所述筒体3外侧壁相应的位置,其两端上下对齐。在所述螺旋板5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将收集的颗粒物向下排放的缺口8,所述槽体6的上端连接所述缺口8,其下端在所述回流腔7内竖直向下延伸后连通所述燃烧炉1。优选的:所述螺旋板5由两块半圆弧板组成,两块所述半圆弧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并上下连接。所述缺口8设置在处于下部的所述半圆弧板上且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所述槽体6罩在所述筒体3的外侧壁上,其与所述筒体3外侧壁相应的部分形成上下两端开口且内部封闭的回流道,所述回流道将所述缺口8向下排放的颗粒物输送到所述燃烧炉1内再次燃烧。具体如下:如图4所示,所述槽体6为上下两端以及一侧开口的长条方框结构,其开口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筒体3外侧壁上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燃烧炉1内对应所述筒体3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呈锥状且上小下大的导流筒9,并且所述导流筒9的上端连接所述筒体3的下端。风机4运行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在气流的带动下燃烧炉1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夹杂着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于筒体1内向上流动,并且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烟雾随着气流一边旋转一边向上运动。当烟雾从筒体1进入到烟囱2内后,由于其在气流的带动下旋转,因此烟雾夹杂的颗粒物受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先被甩出到外侧即回流腔7的上方(颗粒物质量较重),然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到回流腔7内并被螺旋板7承接住,最后沿着螺旋板7向下滑动,并先后依次经缺口8以及槽体6/回流道重新落入燃烧炉1内再次燃烧。由于风机4运行同样会在回流腔7内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为了避免气流阻碍颗粒物下落设置了螺旋板5,螺旋板5将回流腔7上下隔绝,从而气流不能向上穿过螺旋板5阻碍颗粒物下落到螺旋板5上。另外,风机4运行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的强度会随着相对风机4距离的增大而变弱,即回流腔7底部由于距离风机4较远,因此回流腔7底部气流向上的作用很弱。由于回流腔7底部气流向上的作用很弱,颗粒物经槽体6内后在回流腔7底部回流到燃烧炉1内,并且颗粒物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气流向上的作用不能阻碍颗粒物下落,最终颗粒物会顺利下落到燃烧炉1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1)和烟囱(2);所述烟囱(2)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1)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1)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2)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1)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1)和烟囱(2);所述烟囱(2)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1)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1)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2)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1)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筒体(3)、风机(4)、螺旋板(5)和槽体(6);所述筒体(3)处于所述烟囱(2)内的下部,并且所述筒体(3)的下端连通所述燃烧炉(1),所述筒体(3)与所述烟囱(2)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燃烧炉(1)的回流腔(7);所述风机(4)安装在所述筒体(3)内的顶部内并使所述燃烧炉(1)内的烟雾一边旋转一边向上从所述筒体(3)内输出到所述烟囱(2)内,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雾中夹杂的颗粒物被甩出到所述筒体(3)的外侧后再下落到所述回流腔(7)内;所述螺旋板(5)处于所述回流腔(7)内用于收集颗粒物,并且所述螺旋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烟囱(2)内侧壁和所述筒体(3)外侧壁相应的位置,其两端上下对齐;
在所述螺旋板(5)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将收集的颗粒物向下排放的缺口(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