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和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2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包括富氧气源;第一调配器,用以将来自富氧气源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第一风机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输送至分解炉;第一煤粉源,用以输送煤粉;第二风机用以对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二气流加压,并将第二气流输送至回转窑窑头;第三风机用以对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三气流加压;第二煤粉源,使得煤粉与第三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窑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煤粉在窑头、分解炉内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熟料的烧成温度,提高熟料的煅烧品质,提交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同时进一步降低吨熟料的标煤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和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和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水泥工业技术的发展、能源消耗的加剧,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层面都在追求水泥熟料生产向能耗低、污染物排放低等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发展,使得水泥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资源的消耗。目前,国内水泥企业的水泥熟料煅烧以煤作为燃料,存在着煤粉燃烧不完全、系统用风量大,虽然现有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部分的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熟料品质,并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煅烧标煤耗和电耗,但是收效甚微。富氧空气是指氧含量大于21%的空气,富氧燃烧指助燃用的氧化剂中的氧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氧浓度时与燃料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过程,按照氧气的浓度来划分,富氧燃烧可分为低浓度(21%~30%)、高浓度(30%~90%)、全氧(90%~95%)直至纯阳(95%~100%)燃烧。但是,现有的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均并不适用于富氧供气,因此,提供一种适于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和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以提高熟料品质并水泥熟料煅烧阶段的能耗和电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和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以提高熟料品质并水泥熟料煅烧阶段的能耗和电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包括富氧气源,用以提供富氧气体;第一调配器,用以将来自富氧气源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第一风机,与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一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一气流加压,并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输送至分解炉;第一煤粉源,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一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一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一气流输送至分解炉;第二风机,与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二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二气流加压,并将第二气流输送至回转窑窑头;第三风机,与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三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分出的第三气流加压,并将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窑头;第二煤粉源,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三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三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窑头。优选地,第一气流管路、第二气流管路和第三气流管路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多个阀门。优选地,在第一风机与燃烧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调配器,所述第二调配器用以将第一气流分成多条分别与对应燃烧器相通的气流。优选地,所述第二调配器能够将第一气流分成4条气流,分别与设置于分解炉上的4个燃烧器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第三调配器,所述第二调配器能够将第一气流分成2条气流,每条气流再各自通过第三调配器分成2条气流,所得的4条气流分别与设置于分解炉上的4个燃烧器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富氧气源与所述第一调配器之间还设置有稳压器。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多个非富氧供气机构,所述第二气流管线与非富氧供气机构的供气管相连通。优选地,非富氧供气机构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气流管路和/或第二气流管路相连通。优选地,第二气流和第三气流通过窑头燃烧器进入回转窑窑头。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适于富氧供气的熟料烧成系统,包括回转窑、分解炉、燃烧器和预热器,以及前文所述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装置,通过对富氧气体、煤、料的调整分配,使煤粉在窑头、分解炉内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熟料的烧成温度,提高熟料的煅烧品质,提交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同时进一步降低吨熟料的标煤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装置可以保留原有煤粉输送供气设备,同时结合现有富氧供气源,形成2条煤粉输送供气管线,更有力保障了水泥窑炉煤粉输送和供气的连续性。本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业制氧技术,提供富氧气源,通过分配器、风机等特有设备,同时对现有煤粉输送管道进行重新设计,更适合富氧燃烧的工艺要求。富氧制品主要用于水泥窑(回转窑)、分解炉中煤粉的燃烧,用富氧气体代替原窑头一次风和窑头、窑尾送煤风,通过煤粉与富氧空气的充分混合来加强燃烧效果,从而提高煤粉的燃尽率与火焰温度。经验证,可使水泥生产线能耗降低约8%,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得到进一步降低,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效果显著。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富氧气源2第一调配器3第一风机4燃烧器5分解炉6第一煤粉源7第二风机8回转窑9第三风机10第二煤粉源11阀门12第二调配器13第三调配器14稳压器15非富氧供气机构16预热器17窑头燃烧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远、近、侧”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目前,国内水泥企业的水泥熟料煅烧以煤作为燃料,以普通空气中的氧作为助燃剂,这种燃烧方式存在着煤粉燃烧不完全、系统用风量大、熟料品质提高不明显、水泥熟料煅烧标煤耗、电耗进一步降低比较困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富氧替代普通空气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包括:富氧气源1,用以提供富氧气体;第一调配器2,用以将来自富氧气源1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第一风机3,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加压,并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4输送至分解炉5;第一煤粉源6,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一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一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一气流输送至分解炉5;第二风机7,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加压,并将第二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第三风机9,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加压,并将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第二煤粉源10,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三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三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在使用的时候,富氧气源1提供富氧气体,第一调配器2将来自富氧气源1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第一风机3,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加压,并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4输送至分解炉5;第一煤粉源6供给煤粉并使得煤粉与第一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一气流输送至分解炉5;第二风机7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富氧气源(1),用以提供富氧气体;/n第一调配器(2),用以将来自富氧气源(1)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n第一风机(3),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加压,并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4)输送至分解炉(5);/n第一煤粉源(6),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一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一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一气流输送至分解炉(5);/n第二风机(7),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加压,并将第二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n第三风机(9),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加压,并将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n第二煤粉源(10),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三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三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对水泥窑炉燃料燃烧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富氧气源(1),用以提供富氧气体;
第一调配器(2),用以将来自富氧气源(1)的富氧气体分成至少三条气流;
第一风机(3),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一气流加压,并将第一气流通过燃烧器(4)输送至分解炉(5);
第一煤粉源(6),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一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一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一气流输送至分解炉(5);
第二风机(7),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二气流加压,并将第二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
第三风机(9),与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出口相连通,用以对第一调配器(2)分出的第三气流加压,并将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
第二煤粉源(10),用以供给煤粉并与第三气流管路相连通,使得煤粉与第三气流混合并通过第三气流输送至回转窑(8)窑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流管路、第二气流管路和第三气流管路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多个阀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输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风机(3)与燃烧器(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调配器(12),所述第二调配器(12)用以将第一气流分成多条分别与对应燃烧器(4)相通的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轩红钟李志强张宗见张提提乔宝刘守信刘永涛蔡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