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鸿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10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有电热汽化机构、供水机构、加压装置、控制器、蒸汽输出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热汽化机构包括有主加热器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供水机构、加压装置、蒸发管和蒸汽输出管路依次连通,加压装置、主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管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汽输出管路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控制主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腔室内的温升效率、可提高加热效率、有助于实现多种加热模式以及避免腔室内冷热不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蒸汽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蒸汽气量、温度在预设范围内可灵活调控的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场合都涉及高温蒸汽加热功能,以烹饪设备为例,随着烹饪家电品类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烹饪家电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随着产品升级及人们的认知改变,人们在选择此类家电时,也逐步由快速加热转为健康烹饪,因此电蒸炉、蒸烤一体等蒸汽家电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此类家电产品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将常温水煮至沸腾状态,进而产生饱和水蒸汽,然后将蒸汽输入家电产品内部腔体,因蒸汽温度在110℃以内,所以未能将食物快速烹饪,为了继续拉升温度,需在墙体内增加发热管,此外,如果将蒸汽和发热管双重加热模式同时使用,则由于蒸汽温度在110℃以内,而发热管的热辐射量较大,腔体内的部分地方容易出现温度不均匀等现象,例如,当设备处于200℃以上蒸烤模式时,蒸汽在输入至腔体的瞬间,会吸收大量腔体内部的热能,从而降低腔体已有的温度,未能达到快速烹饪食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腔室内的温升效率,可提高加热效率,有助于实现单独加热、双重加热或者组合轮流加热等多种模式,避免腔室内冷热不均的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其包括有主加热器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与所述主加热器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用于对所述蒸发管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内的液态水汽化、升温,并由所述蒸发管的出口输出水蒸汽。优选地,所述主加热器呈柱状,所述蒸发管呈螺旋形绕制于所述主加热器上。优选地,所述蒸发管与所述主加热器焊接固定或者通过压铸方式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主加热器呈管状,所述主加热器和所述蒸发管呈螺旋形同轴绕制,且所述主加热器和所述蒸发管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主加热器呈管状,所述主加热器和所述蒸发管呈螺旋形同轴绕制,且所述主加热器绕制于所述蒸发管的外侧。优选地,所述蒸发管的中心处穿设有内加热器且二者紧密贴合。优选地,所述主加热器包括有两个电加热板,所述蒸发管呈“S”形绕制,所述蒸发管夹设于两个电加热板之间,且所述蒸发管与所述电加热板紧密贴合。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有电热汽化机构、供水机构、加压装置、控制器、蒸汽输出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汽化机构包括有主加热器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与所述主加热器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用于对所述蒸发管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内的液态水汽化,并由所述蒸发管的出口输出水蒸汽,所述供水机构、所述加压装置、所述蒸发管和所述蒸汽输出管路依次连通,所述加压装置、所述主加热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蒸发管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蒸汽输出管路的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压装置运转,进而将所述供水机构提供的液态水输送至所述蒸发管;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控制所述主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为水泵。优选地,还包括有储汽箱,所述储汽箱连通于所述蒸发管的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出管路之间。本技术公开的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中,所述供水机构提供的液态水经过所述加压装置输送至所述蒸发管,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所述主加热器对所述蒸发管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蒸发管内的液态水快速汽化,再经由所述蒸汽输出管路输送至相应的腔室内,同时,本技术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对所述蒸发管的温度和所述蒸汽输出管路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当所述蒸发管的温度和所述蒸汽输出管路的温度未达到预设值时,可灵活调整所述主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使得所述蒸汽输出管路排出的水蒸汽符合温度要求。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能够提高腔室内的温升效率,可有效提高加热效率,当本技术应用于烹饪设备时,还可以在水蒸汽加热的同时增设本技术高温蒸汽发生装置,进而实现双重加热模式,此外,因本技术可输出高温水蒸汽,该水蒸汽能够与烹饪设备中的气体快速混合,使得腔室内冷热均衡,进而提升了加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高温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电热汽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电热汽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电热汽化机构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电热汽化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热汽化机构,请参见图1,其包括有主加热器10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11,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11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10用于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11内的液态水汽化,并由所述蒸发管11的出口输出水蒸汽。上述结构中,当所述蒸发管11内注入液态水之后,利用所述主加热器10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高温加热,使得所述蒸发管11受热并将其内部的液态水快速汽化,因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紧密贴合,使得热量充分传递,所以汽化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请参见图1,其包括有电热汽化机构1、供水机构2、加压装置3、控制器4、蒸汽输出管路5、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电热汽化机构1包括有主加热器10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11,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11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10用于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11内的液态水汽化和升温,并由所述蒸发管11的出口输出水蒸汽,所述供水机构2、所述加压装置3、所述蒸发管11和所述蒸汽输出管路5依次连通,所述加压装置3、所述主加热器1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采集所述蒸发管1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用于采集所述蒸汽输出管路5的温度,所述控制器4用于:控制所述加压装置3运转,进而将所述供水机构2提供的液态水输送至所述蒸发管11;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反馈的温度值控制所述主加热器10的加热功率。上述装置中,所述供水机构2提供的液态水经过所述加压装置3输送至所述蒸发管11,在所述控制器4的控制下,通过所述主加热器10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蒸发管11内的液态水快速汽化,再经由所述蒸汽输出管路5输送至相应的腔室内,同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加热器(10)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11),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11)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10)用于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11)内的液态水汽化和升温,并由所述蒸发管(11)的出口输出水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加热器(10)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11),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紧密贴合,所述蒸发管(11)的入口用于注入液态水,所述主加热器(10)用于对所述蒸发管(11)进行加热,以令所述蒸发管(11)内的液态水汽化和升温,并由所述蒸发管(11)的出口输出水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器(10)呈柱状,所述蒸发管(11)呈螺旋形绕制于所述主加热器(1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11)与所述主加热器(10)焊接固定或者通过压铸方式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器(10)呈管状,所述主加热器(10)和所述蒸发管(11)呈螺旋形同轴绕制,且所述主加热器(10)和所述蒸发管(11)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器(10)呈管状,所述主加热器(10)和所述蒸发管(11)呈螺旋形同轴绕制,且所述主加热器(10)绕制于所述蒸发管(11)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11)的中心处穿设有内加热器(12)且二者紧密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汽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器(10)包括有两个电加热板(13),所述蒸发管(11)呈“S”形绕制,所述蒸发管(11)夹设于两个电加热板(13)之间,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鸿张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鸿张文亮叶大林王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