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10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包括底板、转动结构和往复晃动结构;底板:其上表面圆形滑槽滑动连接有加热桶,加热桶的上表面滑槽滑动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底面设有螺管,螺管的内部均匀设有电加热丝,螺管的外弧面均匀设有圆口,密封盖的上表面进料口处设有串联有上阀门的进水管道,加热桶的外弧面底部出水口处设有串联有下阀门的出水管道;转动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往复晃动结构: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和加热桶的外弧面底部;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组,该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加热设备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加热同时,水体不停晃动,使水体加热充分,产生蒸汽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工业供能
,具体为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上,需要大量的热能来维持一些设备的运转,因此采用蒸汽来提供热能,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其就是热能转换热水或高温蒸汽。国家规定水容量容积<30L,不属于特种设备,目前市面上蒸汽发生器产蒸汽的工作原理有2种,一种加热内胆锅,同蒸汽锅炉通过“储水-加热-水沸腾-出蒸汽”,我们暂且叫前者为传统蒸汽发生器。一种是直流蒸汽,通过火排燃烧加热管路,水流雾化经过管路瞬间汽化,产生蒸汽,不存在储水的过程,我们暂且叫后者为新型蒸汽发生器,但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加热设备与水的接触面积不够大,加热缓慢,降低加热工作的效率,加热同时,水体静止不动,水体加热不够充分,产生蒸汽的效率低下,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电锅炉蒸汽发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加热设备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加热快速,提高加热工作的效率,加热同时,水体不停晃动,使水体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动结构(3)和往复晃动结构(4);/n底板(1):其上表面圆形滑槽滑动连接有加热桶(2),加热桶(2)的上表面滑槽滑动连接有密封盖(5),密封盖(5)的底面设有螺管(6),螺管(6)的内部均匀设有电加热丝(7),螺管(6)的外弧面均匀设有圆口,密封盖(5)的上表面进料口处设有进水管道(9),进水管道(9)的内部串联有上阀门(10),加热桶(2)的外弧面底部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道(11),出水管道(11)的内部串联有下阀门(12);/n转动结构(3):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n往复晃动结构(4):分别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和加热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动结构(3)和往复晃动结构(4);
底板(1):其上表面圆形滑槽滑动连接有加热桶(2),加热桶(2)的上表面滑槽滑动连接有密封盖(5),密封盖(5)的底面设有螺管(6),螺管(6)的内部均匀设有电加热丝(7),螺管(6)的外弧面均匀设有圆口,密封盖(5)的上表面进料口处设有进水管道(9),进水管道(9)的内部串联有上阀门(10),加热桶(2)的外弧面底部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道(11),出水管道(11)的内部串联有下阀门(12);
转动结构(3):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
往复晃动结构(4):分别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和加热桶(2)的外弧面底部,转动结构(3)的底端与往复晃动结构(4)的左端滑动连接;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组(8),控制开关组(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电加热丝(7)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锅炉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L型板(31)、电机(32)、转板(33)和转杆(34),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洛伊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