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0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包括车顶,车顶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可沿通槽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上设置有沿滑动体滑动方向的齿条,滑动体靠近隧道的一端铰接有滚轮,滑动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支撑柱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柱下端面连轴,连轴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匹配的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连轴下方设置有车轮,连轴外设置有螺旋分布的多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连轴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上,解决了监测装置移动困难且无法实时的对隧道进行全面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铁隧道内需要监测温度、湿度和粉尘等多种数据,以确保隧道内的安全,传统的监测装置主要依靠人工携带或者将监测仪器固定安装在隧道内,这两种方法局限性很大,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且不能对隧道内进行全面的排查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以解决监测仪器不能移动而无法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排查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顶,所述的车顶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通槽,支撑柱上设置有位于通槽内且可沿通槽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上设置有沿滑动体滑动方向的齿条,滑动体靠近隧道的一端铰接有滚轮,滑动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支撑柱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柱下端面的连轴,连轴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匹配的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连轴下方设置有车轮;所述的连轴外设置有沿连轴轴线圆周分布的多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连轴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上。本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便,有效解决了隧道内监测装置不能移动而无法对隧道内进行全面排查的问题,并设置有可以自动转向的装置,方便实现自动化或远程遥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车顶1,所述的车顶1下端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支撑柱2内部设置有空腔,支撑柱2上设置有水平的通槽3,通槽3设置为花键槽,支撑柱2上设置有位于通槽3内且可沿通槽3滑动的滑动体4,滑动体4上设置有与通槽3相匹配的花键,以防止滑动体4在通槽内旋转,滑动体4上设置有沿滑动体4滑动方向的齿条5,滑动体4靠近隧道的一端铰接有与隧道相接触的滚轮6,滑动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止滑动体4滑出通槽3的限位凸台7,支撑柱2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柱2下端面连轴8,连轴8上设置有与齿条5相匹配的齿轮9,齿轮9与齿条5相互啮合,连轴8下方设置有车轮10,当隧道进行拐弯时,内侧拐角处与该侧的支撑柱2的间距变小,从而带动滑动体4向远离该侧隧道内壁的方向移动,此时,滑动体4上的齿条5带动齿轮9旋转,齿轮9带动连轴8旋转,连轴8带动下方的车轮10偏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了自动转向的功能;所述的连轴8外设置有沿连轴轴线圆周分布的多个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一端连接于连轴8上,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2上,当转轴8旋转时,复位弹簧11被拉伸,当装置行进直行地区时,复位弹簧收缩复位,带动转轴8旋转,转轴8带动车轮10旋转回正,保持装置向前运行。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2上设置有固定凸台12,沿车轮10前进方向且同侧相邻的两个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横梁13,横梁13固定连接在固定凸台12上,横梁13上设置有监测设备,横梁13不仅提供给两个相邻支撑柱2的支撑作用,而且能够附挂更多的监测设备,提高装置的利用。进一步地,所述的车顶1上设置有蓄电池、监测设备和遥控设备,所述的车轮10上设置有无刷电机,可以使装置能够被远程控制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的垂直于车轮10前进方向的相邻两个支撑柱2的距离大于地铁列车的横向距离,以保证装置可在地铁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弹簧11两端设置有钩子,所述的连轴8上设置有多个开设有孔的第一凸台14,所述的支撑柱2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开设有孔的第二凸台15,复位弹簧11两端的钩子分别钩在第一凸台14和第二凸台15上的孔内,方便复位弹簧11的检修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的连轴8下端连接有支撑梁16,支撑梁16下端连接有两个下端带凸台的减震轴17,减震轴17外设置有套筒18,套筒18上端开口下端闭合,中部设置有空腔,减震轴17可在套筒18的空腔内滑动,减震轴17上套装有位于支撑梁16和套筒18之间减震弹簧19,两个套筒18之间连接有铰接轴20,所述的车轮10铰接于铰接轴20上,减轻了装置的振动,提高了装置和装置上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遥控设备控制装置的运动,当遇到拐角时,不需要对拐角进行监测和反馈,也无需人为调节,装置可自行进行转向,方便了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可以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排查监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包括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顶(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通槽(3),支撑柱(2)上设置有位于通槽(3)内且可沿通槽(3)滑动的滑动体(4),滑动体(4)上有沿滑动体(4)滑动方向设置的齿条(5),滑动体(4)靠近隧道的一端铰接有滚轮(6),滑动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7),支撑柱(2)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柱(2)下端面的连轴(8),连轴(8)上设置有与齿条(5)相匹配的齿轮(9),齿轮(9)与齿条(5)相互啮合,连轴(8)下方设置有车轮(10);/n所述的连轴(8)外围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一端连接于连轴(8)上,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包括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顶(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通槽(3),支撑柱(2)上设置有位于通槽(3)内且可沿通槽(3)滑动的滑动体(4),滑动体(4)上有沿滑动体(4)滑动方向设置的齿条(5),滑动体(4)靠近隧道的一端铰接有滚轮(6),滑动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7),支撑柱(2)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柱(2)下端面的连轴(8),连轴(8)上设置有与齿条(5)相匹配的齿轮(9),齿轮(9)与齿条(5)相互啮合,连轴(8)下方设置有车轮(10);
所述的连轴(8)外围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一端连接于连轴(8)上,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2)上设置有固定凸台(12),沿车轮(10)的前进方向的两个相邻的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横梁(13),横梁(13)固定连接在固定凸台(12)上,横梁(13)上设置有监测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铁隧道监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硕苏丹娜朱永超孙丽娟潘鹏飞刘阳杜玲霞吴钰马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