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9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变速器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输出轴,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第一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实心轴相连,第一从动齿轮与输出轴选择性地相连;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空心轴相连,第二从动齿轮与输出轴选择性地相连;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包括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空心轴相连,第三从动齿轮与输出轴选择性地相连;其中,第一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与第二从动齿轮动力连接。由此,通过多个齿轮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动力传递,而且动力传递效果好,还可以保证整车的搭载布置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市场上多为较低挡位的变速器,但随着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挡位已无法满足需求。相关技术中,多挡位变速器的设计需要更大的空间,因此在搭载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将影响摩托车的使用性能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轴向尺寸紧凑,动力传递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速器,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所述实心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实心轴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可选择性地相连;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相连,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可选择性地相连;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相连,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可选择性地相连;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动力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可用于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动力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适于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或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动力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同步器,所述同步器设置在两个相邻设置的齿轮组之间,且所述同步器的至少一部分适于布置于齿轮的轮辐空间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四齿轮组,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四主动齿轮与所述实心轴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第四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五齿轮组,所述第五齿轮组包括第五主动齿轮和第五从动齿轮,所述第五主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第五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六齿轮组,所述第六齿轮组包括第六主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所述第六主动齿轮与所述实心轴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第六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七齿轮组,所述第七齿轮组包括第七主动齿轮和第七从动齿轮,所述第七主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第七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八齿轮组,所述第八齿轮组包括第八主动齿轮和第八从动齿轮,所述第八主动齿轮与所述实心轴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第八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一离合器,所述实心轴可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第二离合器,所述空心轴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动力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变速器具有以下优势:变速器可以满足多个挡位的使用需求,而且多个齿轮组在轴向方向的排布紧凑,可以节省变速器在轴向方向的体积,从而可以保证整车的搭载布置和使用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变速器。所述车辆与上述变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变速器100、空心轴110、实心轴120、输出轴130、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主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22、第三主动齿轮31、第三从动齿轮32、第四主动齿轮41、第四从动齿轮42、第五主动齿轮51、第五从动齿轮52、第六主动齿轮61、第六从动齿轮62、第七主动齿轮71、第七从动齿轮72、第八主动齿轮81、第八从动齿轮82、轮辐101、第一同步器91、第二同步器92、第三同步器93、第四同步器94、第五同步器95、接合齿901、第一离合器101、第二离合器10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100包括:空心轴110和实心轴120,空心轴110套设于实心轴120,即空心轴110和实心轴120同轴布置。进一步地,变速器100还包括输出轴130,输出轴130用于输出动力。变速器100还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1和第一从动齿轮12,第一主动齿轮11与实心轴120相连,第一从动齿轮12与输出轴130选择性地相连;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第二主动齿轮21与空心轴110相连,第二从动齿轮22与输出轴130选择性地相连;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包括第三主动齿轮31和第三从动齿轮32,第三主动齿轮31与空心轴110相连,第三从动齿轮32与输出轴130选择性地相连。其中,第一从动齿轮12可选择性地与第二从动齿轮22动力连接。由此,通过多个齿轮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动力传递。具体地,当动力传递至实心轴120时,第一从动齿轮12和第二从动齿轮22动力连接,动力经由第一主动齿轮11传递至第一从动齿轮12,第一从动齿轮12可以带动第二从动齿轮22转动,第二从动齿轮22将动力传递至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21,第二主动齿轮21可以带动空心轴110同步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至第三主动齿轮31,第三主动齿轮31可以将动力传递至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三从动齿轮32处,第三从动齿轮32可以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130,并由输出轴130输出动力。参照图1,第二从动齿轮22和第三从动齿轮32均与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在上述动力传递过程中,第二从动齿轮22与第一从动齿轮12接合且不与输出轴130接合,第三从动齿轮32与输出轴130接合,从而实现变速器100的动力传输。其中,第二主动齿轮21和第三主动齿轮31与空心轴110相连,并随着空心轴110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动力传输过程,所需要的齿轮数量少,使得变速器100在轴向方向的布置更加紧凑,从而可以提升整车的搭载布置和使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变速器100可以应用于摩托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心轴(110)和实心轴(120),所述空心轴(110)套设于所述实心轴(120);/n输出轴(130),所述输出轴(130)用于输出动力;/n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1)和第一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1)与所述实心轴(120)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n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1)与所述空心轴(110)相连,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n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第三主动齿轮(31)和第三从动齿轮(32),所述第三主动齿轮(31)与所述空心轴(110)相连,所述第三从动齿轮(3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n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动力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心轴(110)和实心轴(120),所述空心轴(110)套设于所述实心轴(120);
输出轴(130),所述输出轴(130)用于输出动力;
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1)和第一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1)与所述实心轴(120)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
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1)与所述空心轴(110)相连,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
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第三主动齿轮(31)和第三从动齿轮(32),所述第三主动齿轮(31)与所述空心轴(110)相连,所述第三从动齿轮(32)与所述输出轴(130)可选择性地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同步器(91),所述第一同步器(91)可用于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同步器(92),所述第二同步器(92)适于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或所述第三从动齿轮(32)与所述输出轴(130)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器,所述同步器设置在两个相邻设置的齿轮组之间,且所述同步器的至少一部分适于布置于齿轮的轮辐空间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铭陈晓峰王龙孙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