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抱式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7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抱式垫块,包括:垫块本体,所述垫块本体右侧中部预留有卡筋槽,且卡筋槽内侧左端设置为外凸半圆弧状结构,所述垫块本体上端左侧中部设置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需将两个该环抱式垫块上下对称卡在纵钢筋上,即将上该环抱式垫块的凸块、插柱对准下该环抱式垫块的卡筋槽、插孔,并将拉环向外拉,使防滑垫收入凸块上的内凹半圆弧状结构内侧,然后按压两个该环抱式垫块,使两者相互契合,并松开拉环,使防滑垫紧贴纵钢筋外表面,从而实现垫块与钢筋的牢固连接,进而能够防止垫块发生移位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抱式垫块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抱式垫块。
技术介绍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会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有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分为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和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其中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其别名有:保护层垫块;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塑料垫块。塑料垫块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工程。脱模后混凝土保护层表面不留疤痕,能够确保保护层的规范化,起到美观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目前在剪力墙中,为了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会在剪力墙纵向钢筋上卡设许多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但是现有的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结构简单,厚度单薄,安装后容易发生形变而导致脱落,不能有效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抱式垫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抱式垫块,其包括垫块本体,所述垫块本体右侧中部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抱式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本体(1),所述垫块本体(1)右侧中部预留有卡筋槽(2),且卡筋槽(2)内侧左端设置为外凸半圆弧状结构,所述垫块本体(1)上端左侧中部设置有凸块(3),且凸块(3)右侧设置为内凹半圆弧状结构,所述外凸半圆弧状结构与内凹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弧半径相同,且外凸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心与内凹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凸块(3)上设置有防滑组件(4),所述垫块本体(1)内左侧在凸块(3)前后对称开设有上下对穿的插孔(5),所述垫块本体(1)上端右侧在卡筋槽(2)前后对称设置有插柱(6),所述插柱(6)外侧尺寸与插孔(5)内侧尺寸相匹配,左侧两个所述插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抱式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本体(1),所述垫块本体(1)右侧中部预留有卡筋槽(2),且卡筋槽(2)内侧左端设置为外凸半圆弧状结构,所述垫块本体(1)上端左侧中部设置有凸块(3),且凸块(3)右侧设置为内凹半圆弧状结构,所述外凸半圆弧状结构与内凹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弧半径相同,且外凸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心与内凹半圆弧状结构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凸块(3)上设置有防滑组件(4),所述垫块本体(1)内左侧在凸块(3)前后对称开设有上下对穿的插孔(5),所述垫块本体(1)上端右侧在卡筋槽(2)前后对称设置有插柱(6),所述插柱(6)外侧尺寸与插孔(5)内侧尺寸相匹配,左侧两个所述插孔(5)与右侧两个所述插柱(6)在垫块本体(1)上的位置呈左右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抱式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本体(1)的俯视截面整体为正方形,且垫块本体(1)的前视截面整体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抱式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4)包括拉绳(401)、拉环(402)和防滑垫(403),所述拉绳(401)左端与拉环(402)连接,且拉绳(401)右端与防滑垫(403)连接,所述凸块(3)中部与拉绳(401)对应开设有左右对穿的第一穿孔(3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方张冲侯景强李建军张阳光刘坤毛宗均孙亮张家富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