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中,露筋和钢筋保护层偏薄的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商品住宅楼工程建设中,现浇梁、柱钢筋保护层一侧偏厚一侧偏薄等情况较为普遍,甚至出现钢筋骨架局部外露的情况。钢筋保护层厚度未达到规范要求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住宅楼板开裂原因中70%左右是由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准确引起的。目前,在施工中主要采取控制钢筋加工准确度、安设混凝土或塑料垫块等方式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但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垫块与钢筋骨架的结合方式是钢筋骨架直接放在垫块上,有的垫块设置了凹槽,但凹槽与钢筋骨架尺寸不匹配,加之垫块没有也无法牢固固定,因而垫块不能准确、稳固地与钢筋骨架紧固,垫块容易出现移位、松脱、变形、破坏等情况,特别是梁、板底经常出现漏筋现象。第二、垫块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冲击力、振捣动力等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偏离原来的位置,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偏薄。第三、板钢筋在施工工 ...
【技术保护点】
1.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第一垫块(1)的一个侧面设置至少一条钢筋槽(3),第一垫块(1)设置至少两根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垫块(1)、另一端为外露的连接端;第二垫块(2)的一个侧面设置至少一条钢筋槽(3),第二垫块(2)还设置与连接件(4)的连接端适配的连接结构;连接件(4)的连接端与连接结构相连,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的钢筋槽(3)的开口相对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第一垫块(1)的一个侧面设置至少一条钢筋槽(3),第一垫块(1)设置至少两根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垫块(1)、另一端为外露的连接端;第二垫块(2)的一个侧面设置至少一条钢筋槽(3),第二垫块(2)还设置与连接件(4)的连接端适配的连接结构;连接件(4)的连接端与连接结构相连,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的钢筋槽(3)的开口相对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由为混凝土或砂浆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垫块(1)和第二垫块(2)的混凝土由C20或以上细石混凝土、M20或以上砂浆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4)为截面呈圆柱形的锚栓或钢筋,连接件(4)的连接端设置扩径段,连接件(4)的外露部分的方向与第一垫块(1)的钢筋槽(3)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二垫块(2)的连接结构为呈U字形的卡口(5),卡口(5)的宽度与连接件(4)的直径一致且小于扩径段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垫块(2)的卡口(5)下侧还设置挡板(6),挡板(6)和卡口(5)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4)的扩径段的长度一致。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垫块(1)的钢筋槽(3)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平,叶罗庚,颜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