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子仪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80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上层两组钢筋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二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槽连通;上层两组钢筋相互垂直;第二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下层两组钢筋的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第四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连通;下层两组钢筋相互垂直;第二承载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稳定的对钢筋层进行支撑,且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马镫用于混凝土板的上下钢筋层之间的支撑,但是现有的马镫只能对单根钢筋进行支撑,且结构很不稳定;另外,马镫为一体化结构,其高度较高,当将其安装在上下层钢筋之间,需要将笨重的钢筋层抬起较多的距离,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大大降低建筑施工的效率;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本技术能稳定的对钢筋层进行支撑,且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劳动强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钢筋的第一放置槽和用于放置第二钢筋的第二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部(1)和第二承载部(2);/n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钢筋的第一放置槽(101)和用于放置第二钢筋的第二放置槽(102);第二放置槽(102)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1)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101)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1)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延其中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有第一中空仓;第一中空仓、第二放置槽(102)和第一放置槽(101)连通;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相互垂直;/n第二承载部(2)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三钢筋的第三放置槽(201)和用于放置第四钢筋的第四放置槽(202);第四放置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部(1)和第二承载部(2);
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钢筋的第一放置槽(101)和用于放置第二钢筋的第二放置槽(102);第二放置槽(102)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1)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101)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1)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延其中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有第一中空仓;第一中空仓、第二放置槽(102)和第一放置槽(101)连通;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相互垂直;
第二承载部(2)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三钢筋的第三放置槽(201)和用于放置第四钢筋的第四放置槽(202);第四放置槽(202)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2)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101)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2)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二承载部(2)的一端延其中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有第二中空仓;第二中空仓、第三放置槽(201)和第四放置槽(202)连通;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相互垂直;
第二承载部(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承载部(1)的另一端,第二承载部(2)的中轴线与第一承载部(1)的中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其特征在于,第一承载部(1)和第二承载部(2)的投影形状均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其特征在于,第一承载部(1)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承载部(2)的投影面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仪
申请(专利权)人:徐子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