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53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包括卷筒、插槽、纱线本体和阻燃抗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纱线本体内部设置了阻燃抗拉层,玻璃纤维具有高耐切割和高耐磨的性能,并且同时设置了高碳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无捻短纤维和洋麻纤维,从而增加复合纱线的隔热、消除静电、抗菌、吸水性能、透气性能的作用,达到了能够增加复合纱线使用多功能性的优点;通过在阻燃抗拉层内部设置了包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具有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等优点,并且通过在尼龙纤维内部增设了阻燃腈纶纤维,能够有效增加复合纱线抗燃性的作用,达到了能够增加复合纱线阻燃性和抗拉性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
本技术涉及复合纱线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和旦尼尔等,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现在纺织物品单一性能要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多性能的纺织物品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市场上的纺织用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有不同,现有复合纱线阻燃、抗拉性能差,导致纺织物品在使用后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该装置包括卷筒、插槽、纱线本体和阻燃抗拉层,所述卷筒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卷筒上端缠绕有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内部设置有阻燃抗拉层,所述阻燃抗拉层包括玻璃纤维、高碳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无捻短纤维、洋麻纤维和包芯层,所述纱线本体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包芯层,所述纱线本体中部设置有高碳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右下端固定包裹有高碳纤维,所述高碳纤维右端设置有棉纤维,所述棉纤维与蚕丝纤维相互交捻固定,所述蚕丝纤维右上端设置有无捻短纤维,所述无捻短纤维与洋麻纤维上端相互交捻固定。优选的,所述包芯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尼龙纤维、阻燃腈纶纤维和拉绳,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沿纱线本体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尼龙纤维,所述尼龙纤维内部设置有阻燃腈纶纤维,所述尼龙纤维与拉绳相互交捻固定。优选的,所述包芯层共设置有九个,并且包芯层沿纱线本体内部边缘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共设置有六个,并且尼龙纤维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内部边缘和中间相对设置。优选的,六个所述尼龙纤维内部均设置有阻燃腈纶纤维,并且阻燃腈纶纤维位于尼龙纤维中部。优选的,所述拉绳共设置有五根,并且拉绳将两个尼龙纤维相互串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内部设置有透气孔,并且透气孔沿尼龙纤维内部边缘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高碳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无捻短纤维和洋麻纤维尺寸相同,并且高碳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无捻短纤维和洋麻纤维从右下端至左下端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拉绳为导电纤维丝材质,利于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无捻短纤维为天然短纤维材质,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一: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通过在纱线本体内部设置了阻燃抗拉层,玻璃纤维具有高耐切割和高耐磨的性能,并且同时设置了高碳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无捻短纤维和洋麻纤维,从而增加复合纱线的隔热、消除静电、抗菌、吸水性能、透气性能的作用,达到了能够增加复合纱线使用多功能性的优点。优点二: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通过在阻燃抗拉层内部设置了包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具有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等优点,并且通过在尼龙纤维内部增设了阻燃腈纶纤维,能够有效增加复合纱线抗燃性的作用,达到了能够增加复合纱线阻燃性和抗拉性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复合纱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阻燃抗拉层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阻燃抗拉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包芯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卷筒-1、插槽-2、纱线本体-3、阻燃抗拉层-4、玻璃纤维-41、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洋麻纤维-46、包芯层-47、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尼龙纤维-472、-473、拉绳-474、透气孔-47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包括卷筒1、插槽2、纱线本体3和阻燃抗拉层4,卷筒1中部开设有插槽2,卷筒1上端缠绕有纱线本体3,纱线本体3内部设置有阻燃抗拉层4,阻燃抗拉层4包括玻璃纤维41、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洋麻纤维46和包芯层47,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包芯层47,纱线本体3中部设置有高碳纤维42,玻璃纤维41右下端固定包裹有高碳纤维42,高碳纤维42右端设置有棉纤维43,棉纤维43与蚕丝纤维44相互交捻固定,蚕丝纤维44右上端设置有无捻短纤维45,无捻短纤维45与洋麻纤维46上端相互交捻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包芯层47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尼龙纤维472、阻燃腈纶纤维473和拉绳474,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沿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尼龙纤维472,所述尼龙纤维472内部设置有阻燃腈纶纤维473,所述尼龙纤维472与拉绳474相互交捻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包芯层47共设置有九个,并且包芯层47沿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相对设置,当然,包芯层47的数量还可以设为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纤维472共设置有六个,并且尼龙纤维472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内部边缘和中间相对设置,当然,尼龙纤维472的数量还可以设为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的,六个所述尼龙纤维472内部均设置有阻燃腈纶纤维473,并且阻燃腈纶纤维473位于尼龙纤维472中部,利于起到增加述尼龙纤维472阻燃性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拉绳474共设置有五根,并且拉绳474将两个尼龙纤维472相互串接在一起,利于起到增加尼龙纤维472抗拉力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纤维472内部设置有透气孔4721,并且透气孔4721沿尼龙纤维472内部边缘等距分布,利于起到增加尼龙纤维472透气性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和洋麻纤维46尺寸相同,并且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和洋麻纤维46从右下端至左下端等距分布,利于增加纱线本体3保暖性好、吸水性好和透气性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拉绳474为导电纤维丝材质,利于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无捻短纤维45为天然短纤维材质,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在使用前,将纱线本体3缠绕于卷筒1上端,对纱线本体3进行简单的固定,并且通过在卷筒1上端设置了插槽2,可以将插槽2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包括卷筒(1)、插槽(2)和纱线本体(3),所述卷筒(1)中部开设有插槽(2),所述卷筒(1)上端缠绕有纱线本体(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抗拉层(4),所述纱线本体(3)内部设置有阻燃抗拉层(4),所述阻燃抗拉层(4)包括玻璃纤维(41)、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洋麻纤维(46)和包芯层(47),所述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包芯层(47),所述纱线本体(3)中部设置有高碳纤维(42),所述玻璃纤维(41)右下端固定包裹有高碳纤维(42),所述高碳纤维(42)右端设置有棉纤维(43),所述棉纤维(43)与蚕丝纤维(44)相互交捻固定,所述蚕丝纤维(44)右上端设置有无捻短纤维(45),所述无捻短纤维(45)与洋麻纤维(46)上端相互交捻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包括卷筒(1)、插槽(2)和纱线本体(3),所述卷筒(1)中部开设有插槽(2),所述卷筒(1)上端缠绕有纱线本体(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抗拉层(4),所述纱线本体(3)内部设置有阻燃抗拉层(4),所述阻燃抗拉层(4)包括玻璃纤维(41)、高碳纤维(42)、棉纤维(43)、蚕丝纤维(44)、无捻短纤维(45)、洋麻纤维(46)和包芯层(47),所述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包芯层(47),所述纱线本体(3)中部设置有高碳纤维(42),所述玻璃纤维(41)右下端固定包裹有高碳纤维(42),所述高碳纤维(42)右端设置有棉纤维(43),所述棉纤维(43)与蚕丝纤维(44)相互交捻固定,所述蚕丝纤维(44)右上端设置有无捻短纤维(45),所述无捻短纤维(45)与洋麻纤维(46)上端相互交捻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层(47)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尼龙纤维(472)、阻燃腈纶纤维(473)和拉绳(474),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沿纱线本体(3)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471)内部边缘等距分布有尼龙纤维(472),所述尼龙纤维(472)内部设置有阻燃腈纶纤维(473),所述尼龙纤维(472)与拉绳(474)相互交捻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式美织造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