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47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层析柱,在所述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和填充层,所述层析层填充层析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体化蛋白分离浓缩过滤,既提高分离、浓缩和过滤效率,也通过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一体化,减少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中间步骤,使得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不易带入杂质,从而保证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装置
,具体是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蛋白质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蛋白质分离主要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溶解度、电荷、吸附性质、对配体分子的生物学亲和力五个方面来进行。通常情况下,蛋白质都是成份复杂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有些组分自身不稳定,需要进行分离纯化。现有的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的装置主要采用层析柱来完成,层析柱主要有两种材质:有机玻璃和玻璃,前者使用较多,后者使用较少,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体积从几十毫升到几百升不等,中间根据用途不同装载不同的颗粒填料,通常配以硅胶管、硬质塑料管和蠕动泵,通过蠕动泵的压力输送,将溶液泵过层析柱,从而达到层析目的。现有技术的蛋白分离装置,分离、浓缩和过滤一般采用不同设备进行串联,使得处理过程时间较长,一方面使得设备及耗材昂贵,维护成本高,一方面,由于分离、浓缩和过滤一般采用不同设备进行串联,中间过程较多,容易带入杂质,而去除这些杂质,将不同程度的有损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如酶的催化活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不易带入杂质且设备简单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一方面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层析柱,在所述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和填充层,所述层析层填充层析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2~8)。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2.5~7.5)。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4~6)。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具有过量第二交联网孔,所述第二交联网孔孔径为低于5μm,所述填充层固定相粒径为100~5000μm。优选的,所述层析层固定相为具有第一交联网孔,所述第一交联网孔孔径为45-135μm。优选的,所述层析柱下端还连通过滤器。进一步,所述层析柱下端连通过滤器组合。进一步,所述过滤器组合由上至下串联连通若个不同孔径的过滤器。进一步,所述层析层与填充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筛板。第一筛板用于将层析层固定相与填充层固定相隔离,基于层析层固定相与填充层固定相的材质不同,层析层固定相与填充层固定相的粒径大小也不一致。进一步,所述层析柱包括由上至下串联连通的层析上柱和层析下柱,所述层析层填充在所述层析上柱内,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层析下柱内,所述层析上柱与所述层析下柱之间连通二通阀或三通阀。进一步,所述三通阀第一端口与层析上柱连通,所述三通阀第二端口与层析下柱连通,所述三通阀通过第三端口与加压装置连通。所述加压装置用于控制层析下柱或层析上柱的液面高度。所述加压装置为注射筒或蠕动泵。优选的,所述层析柱顶部通过第一加样口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泵管与加压进料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加压进料装置为注射筒或蠕动泵。优选的,所述层析柱顶部至少还设置有第二加样口,所述第二加样口通过泵管与加压装置连接,所述加压装置选自惰性气体高压缓冲罐、注射筒或蠕动泵。优选的,所述层析柱底部和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设置有若干筛孔,所述筛孔孔径小于所述填充层固定相平均粒径。进一步,所述第二筛孔孔径为10~20μm。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底部设置有样品接收器。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通过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和填充层,层析层填充层析层固定相,填充层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实现一体化蛋白分离浓缩过滤,既提高分离、浓缩和过滤效率,也通过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一体化,减少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中间步骤,使得使用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不易带入杂质,从而保证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又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进料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进料接头结构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过滤器的B-B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的第二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层析层,2-填充层,3-进料接头,4-蠕动泵,5-注射筒,6-进料装置,7-过滤器,8-第二筛板,9-注射筒,10-样品接收器,11-第一加样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层析柱,在所述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1和填充层2,所述层析层1填充层析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2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本技术,待浓缩过滤的蛋白样品可预先置于进料装置6内,通过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和填充层,层析层填充层析层固定相,填充层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6,实现一体化蛋白分离浓缩过滤,既提高分离、浓缩和过滤效率,也通过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一体化,减少分离、浓缩和过滤的中间步骤,使得使用本技术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不易带入杂质,从而保证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2~8)。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2.5~7.5)。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4~6)。通过控制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精确控制浓缩过滤。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固定相具有过量第二交联网孔,所述第二交联网孔孔径为低于5μm,所述填充层固定相粒径为100~5000μm。填充层固定相只能浓缩没有过滤的作用,具体可以是杭州立昂科技公司生产的缩霸。本技术的层析柱来,不用离心加压就可以浓缩,优选的,所述层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1)和填充层(2),所述层析层(1)填充层析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2)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析柱内,由上至下为层析层(1)和填充层(2),所述层析层(1)填充层析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2)填充填充层固定相,所述填充层固定相高度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高度的比例为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固定相具有过量第二交联网孔,所述第二交联网孔孔径为低于5μm,所述填充层固定相粒径为100~5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层固定相为具有第一交联网孔,所述第一交联网孔孔径为45-13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分离浓缩过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柱通过设置在顶部的第一加样口(11)与进料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紫燕李因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