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0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包括主体、限位机构、卡块和基座,所述主体位于两组卡块之间,两组所述卡块的顶端均开设有两组与连接螺栓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连接螺栓的底端均与主体相抵,两组所述卡块分别插入两组基座的卡槽内,两组所述基座上均固定有连接件,两组所述基座内均构造有容纳槽,两组容纳槽内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主体的接头处固定有夹紧件,所述限位机构包括T形的插块、横杆和挡块,所述插块远离卡块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插块的一端贯穿基座并与挡块连接,所述横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卡块内开设有与插块适配的插槽。该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方便拆卸和后续的安装,方便主体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
本技术属于方向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安全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系统需要通过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来识别方向盘的实时转角,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从而在汽车处于过多或不足转向等工况时进行相应的干预,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模拟式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数字式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在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一般的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在安装后,如需将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拆下检修则较为麻烦,影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的检修和后续的安装。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包括主体、限位机构、卡块和基座,所述主体位于两组卡块之间,两组所述卡块的顶端均开设有两组与连接螺栓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连接螺栓的底端均与主体相抵,两组所述卡块分别插入两组基座的卡槽内,两组所述基座上均固定有连接件,两组所述基座内均构造有容纳槽,两组容纳槽内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主体的接头处固定有夹紧件;所述限位机构包括T形的插块、横杆和挡块,所述插块远离卡块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插块的一端贯穿基座并与挡块连接,所述横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卡块内开设有与插块适配的插槽。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锁紧螺栓、活动板和凸楞,所述基座内构造有与活动板适配的凹槽,所述活动板远离基座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楞,所述凸楞的顶端开设有两组通孔,所述基座的顶端开设有与锁紧螺栓适配的螺孔。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端构造有若干组防滑突起,所述锁紧螺栓的底端与防滑突起相抵。优选的,所述夹紧件包括竖板、紧固螺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两组竖板和两组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内均开设有与护套适配的通槽,两组所述限位块的顶端均开设有与紧固螺栓适配的螺孔,两组护套远离紧固螺栓的侧壁分别与两组限位块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竖板内均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竖板均通过螺钉与主体的接头处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抽拉两组活动板,使两组凸楞上的通孔与汽车上的预留孔对应后拧紧两组锁紧螺栓,实现两组活动板间距的调节,方便利用螺栓将两组凸楞与汽车内的零部件连接;先利用四组连接螺栓将两组卡块与主体连接,拉动两组横杆,将主体两侧的两组卡块分别置于两组基座的卡槽,松开两组横杆,两组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组插块向两组卡块移动,从而使两组插块插入两组卡块的插槽,实现主体的固定;只需拉动两组横杆并上移主体,方便将主体连同两组卡块从两组基座上卸下,方便主体的检修或后续的安装;将主体的导线置于两组护套内,拧紧两组紧固螺栓,两组紧固螺栓能够对两组护套进行挤压,使两组护套紧贴两组导线,实现导线的固定,能够防止导线与主体分离而影响主体的使用,该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方便拆卸和后续的安装,方便主体的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限位机构、20插块、21横杆、3连接螺栓、4卡块、5挡块、6基座、7连接件、70锁紧螺栓、71活动板、72凸楞、8夹紧件、80竖板、81紧固螺栓、82限位块、8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包括主体1、限位机构2、卡块4和基座6,主体1的型号为FCA7300,所述主体1位于两组卡块4之间,两组所述卡块4的顶端均开设有两组与连接螺栓3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连接螺栓3的底端均与主体1相抵,两组所述卡块4分别插入两组基座6的卡槽内,两组所述基座6上均固定有连接件7,两组所述基座6内均构造有容纳槽,两组容纳槽内均设有限位机构2,所述主体1的接头处通过螺钉固定有夹紧件8;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T形的插块20、横杆21和挡块5,所述插块20远离卡块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杆21,所述横杆21远离插块20的一端贯穿基座6并通过胶黏剂与挡块5连接,所述横杆21上套有弹簧,所述卡块4内开设有与插块20适配的插槽。具体的,所述连接件7包括锁紧螺栓70、活动板71和凸楞72,所述基座6内构造有与活动板71适配的凹槽,所述活动板71远离基座6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楞72,所述凸楞72的顶端开设有两组通孔,所述基座6的顶端开设有与锁紧螺栓70适配的螺孔,抽拉两组活动板71,使两组凸楞72上的通孔与汽车零件上的预留孔对应后拧紧两组锁紧螺栓70,实现两组活动板71间距的调节,方便利用螺栓将两组凸楞72与汽车内的零部件连接。具体的,所述活动板71的顶端构造有若干组防滑突起,所述锁紧螺栓70的底端与防滑突起相抵。具体的,所述夹紧件8包括竖板80、紧固螺栓81和底座83,所述底座8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两组竖板80和两组限位块82,两组所述限位块82内均开设有与橡胶材质的护套适配的通槽,两组所述限位块82的顶端均开设有与紧固螺栓81适配的螺孔,两组护套远离紧固螺栓81的侧壁分别通过胶黏剂与两组限位块82连接,将主体1的导线置于两组护套内,拧紧两组紧固螺栓81,两组紧固螺栓81能够对两组护套进行挤压,使两组护套紧贴两组导线,实现导线的固定,能够防止导线与主体1分离而影响主体1的使用。具体的,两组所述竖板80内均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竖板80均通过螺钉与主体1的接头处连接。工作原理,该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抽拉两组活动板71,使两组凸楞72上的通孔与汽车零件上的预留孔对应后拧紧两组锁紧螺栓70,实现两组活动板71间距的调节,方便利用螺栓将两组凸楞72与汽车内的零部件连接,先利用四组连接螺栓3将两组卡块4与主体1连接,拉动两组横杆21,将主体1两侧的两组卡块4分别置于两组基座6的卡槽内,松开两组横杆21,两组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组插块20向两组卡块4移动,从而使两组插块20的端部插入两组卡块4的插槽,实现主体1的固定,将主体1的导线置于两组护套内,拧紧两组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包括主体(1)、限位机构(2)、卡块(4)和基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两组卡块(4)之间,两组所述卡块(4)的顶端均开设有两组与连接螺栓(3)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连接螺栓(3)的底端均与主体(1)相抵,两组所述卡块(4)分别插入两组基座(6)的卡槽内,两组所述基座(6)上均固定有连接件(7),两组所述基座(6)内均构造有容纳槽,两组容纳槽内均设有限位机构(2),所述主体(1)的接头处固定有夹紧件(8);/n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T形的插块(20)、横杆(21)和挡块(5),所述插块(20)远离卡块(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杆(21),所述横杆(21)远离插块(20)的一端贯穿基座(6)并与挡块(5)连接,所述横杆(21)上套有弹簧,所述卡块(4)内开设有与插块(20)适配的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包括主体(1)、限位机构(2)、卡块(4)和基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两组卡块(4)之间,两组所述卡块(4)的顶端均开设有两组与连接螺栓(3)适配的螺孔,四组所述连接螺栓(3)的底端均与主体(1)相抵,两组所述卡块(4)分别插入两组基座(6)的卡槽内,两组所述基座(6)上均固定有连接件(7),两组所述基座(6)内均构造有容纳槽,两组容纳槽内均设有限位机构(2),所述主体(1)的接头处固定有夹紧件(8);
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T形的插块(20)、横杆(21)和挡块(5),所述插块(20)远离卡块(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杆(21),所述横杆(21)远离插块(20)的一端贯穿基座(6)并与挡块(5)连接,所述横杆(21)上套有弹簧,所述卡块(4)内开设有与插块(20)适配的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方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包括锁紧螺栓(70)、活动板(71)和凸楞(72),所述基座(6)内构造有与活动板(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倩焦万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