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7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吸能效果差的问题,减少撞击产生的剩余动能对车身及驾驶人员的危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包括设置在汽车大梁和保险杠之间的两组防撞盒;每组防撞盒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和所述汽车大梁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汽车的保险杠之间的橡胶套;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保险杠之间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橡胶套内,所述弹性体至少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保险杠之间的弹簧板组,所述弹簧板组沿固定架和保险杠之间垂直距离所在方向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防撞盒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前防撞盒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选择汽车出行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将目光投放在汽车的安全性能上,而在安全性能方面,汽车的防碰撞安全性能备受重视。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吸收撞击的动能,在现在的保险杠系统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个吸能结构。目前,市场上的吸能结构设计的主要原理是将撞击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吸能结构的形变,以减少撞击时对车身及驾驶人员的冲击力,现有技术中吸能结构一般选择吸能材料实现,吸能材料只能将少量的动能转化为吸能材料的形变,吸能效果差,撞击产生的剩余动能依然对车身和驾驶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防撞盒总成,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吸能效果差的问题,减少撞击产生的剩余动能对车身及驾驶人员的危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前防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大梁(3)和保险杠(4)之间的两组防撞盒;每组防撞盒包括:/n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一端和所述汽车大梁(3)固定连接;/n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橡胶套(5);/n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弹性体(2),所述弹性体(2)位于所述橡胶套(5)内,所述弹性体(2)至少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弹簧板组(201),所述弹簧板组(201)沿固定架(1)和保险杠(4)之间垂直距离所在方向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大梁(3)和保险杠(4)之间的两组防撞盒;每组防撞盒包括:
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一端和所述汽车大梁(3)固定连接;
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橡胶套(5);
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弹性体(2),所述弹性体(2)位于所述橡胶套(5)内,所述弹性体(2)至少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和所述保险杠(4)之间的弹簧板组(201),所述弹簧板组(201)沿固定架(1)和保险杠(4)之间垂直距离所在方向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组(201)包括n个同心设置的弧形弹簧板(202),n个所述弧形弹簧板(202)通过固定圈(203)固定,所述弧形弹簧板(202)的内弧面朝向固定架(1),任意一个弧形弹簧板(202)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固定部(204);
所述弹簧板组(201)的环形固定部(204)通过柔性连接结构和所述固定架(1)连接,外弧面通过安装座(205)和所述保险杠(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防撞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
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的第一固定轴(207)和第二固定轴(208),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帅于淼楚向辉杜琨孙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肯联英利长春汽车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