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3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呈套筒状设置,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与遮阳板骨架两面仿形设置的A面和B面,所述A面和B面之间依次通过依次设置的重合边、两条缝合边和开口边连接,所述A面上设置有镜子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贴合紧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遮阳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
技术介绍
遮阳板,是车体内为避免阳光刺眼设计,防止太阳光的影响,有的可以来回搬动,从而调整太阳光对眼睛的照射度,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还有较好的降温作用。现阶段车体内的遮阳板大都采用遮阳板骨架外侧包覆有面料的整体结构,面料能够起到美化的效果,现在在对这样骨架和面料的装配过程中,大都采用面料三面缝纫,遮阳板骨架从镜子孔中间塞进去的方式实现,如果遮阳板镜子孔比较小本体就很难塞进去,同时容易造成面料和本体结合不够紧致,使用时面料和本体容易出滑动,手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贴合紧密的遮阳板面料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呈套筒状设置,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与遮阳板骨架两面仿形设置的A面和B面,所述A面和B面之间依次通过依次设置的重合边、两条缝合边和开口边连接,所述A面上设置有镜子孔。在使用时,将遮阳板骨架通过开口边塞入面料本体内,使得A面和B面对遮阳板骨架进行贴合,并使得遮阳板骨架与重合边和缝合边贴合,保障面料本体与遮阳板骨架的贴合度,放置出现滑动,开口边塞入遮阳板骨架内,保持对面料本体的张进度,并进入到下一个焊接步骤,使得整体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本方案,相较于现有的通过镜子孔塞入面料内,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在装配过程中对面料的拉伸,减少变形量,且在收口阶段能够对面料起到张紧作用,保障两者紧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作为优化,所述面料本体的开口边长度大于正对开口边的缝合边的长度。这样,能够便于将遮阳板骨架塞入内部,保障动作的流畅性。作为优化,所述遮阳板骨架正对所述面料本体的开口边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这样,能够将开口边的多余面料进行收纳,保障四个边的完成贴合,不会使得面料在遮阳板骨架的外表面上出现边缘,避免面料本体出现滑动。作为优化,所述A面和B面一体成型。这样,便于实现仿形设计,同时提供了一条重合边,减少缝合时产生的误差,保障A面和B面能够精准重合。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遮阳板面料结构,在于遮阳板进行装配过程中,减少了缝纫时间、减少了专用工装设备的数量提升了安装效率,同时,加强了贴合度,改善了产品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遮阳板面料结构的拆分示意图。图3为图1中遮阳板面料结构与遮阳板骨架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图3中遮阳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4所示,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呈套筒状设置,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与遮阳板骨架1两面仿形设置的A面2和B面3,所述A面2和B面3之间依次通过依次设置的重合边4、两条缝合边5和开口边6连接,所述A面2上设置有镜子孔7。在使用时,将遮阳板骨架通过开口边塞入面料本体内,使得A面和B面对遮阳板骨架进行贴合,并使得遮阳板骨架与重合边和缝合边贴合,保障面料本体与遮阳板骨架的贴合度,放置出现滑动,开口边塞入遮阳板骨架内,保持对面料本体的张进度,并进入到下一个焊接步骤,使得整体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本方案,相较于现有的通过镜子孔塞入面料内,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在装配过程中对面料的拉伸,减少变形量,且在收口阶段能够对面料起到张紧作用,保障两者紧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料本体的开口边6长度大于正对开口边的缝合边5的长度。这样,能够便于将遮阳板骨架塞入内部,保障动作的流畅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遮阳板骨架1正对所述面料本体的开口边6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这样,能够将开口边的多余面料进行收纳,保障四个边的完成贴合,不会使得面料在遮阳板骨架的外表面上出现边缘,避免面料本体出现滑动。具体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单层面料的厚度,小于两层面料的厚度,这样可以为开口边的面料塞入提供压紧力,配合压具,能够使得塞入的面料不会出现轻易的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A面2和B面3一体成型。这样,便于实现仿形设计,同时提供了一条重合边,减少缝合时产生的误差,保障A面和B面能够精准重合。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统计数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呈套筒状设置,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与遮阳板骨架两面仿形设置的A面和B面,所述A面和B面之间依次通过依次设置的重合边、两条缝合边和开口边连接,所述A面上设置有镜子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呈套筒状设置,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与遮阳板骨架两面仿形设置的A面和B面,所述A面和B面之间依次通过依次设置的重合边、两条缝合边和开口边连接,所述A面上设置有镜子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板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龙胡晌铭伍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通林重庆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