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作台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使用第一吸塑机构和第二吸塑机构同时进行加工时,通过出料机构传出原料然后经过工作台上的传送链进行传送,原料经过第一下模后传送至第二下模的上方,然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对原料进行压合成型,且通过抽气机进行抽气,成型效果好,因此,使用此吸塑成型机能同时进行双工位压合成型,加工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塑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成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吸塑是塑料原料加工工艺中突出的一种,在吸塑过程中首先要将塑料原料通过加热送料进入真空腔抽气达成真空后吸附在吸塑模腔内利用模腔进行定型冷却后成型后产生塑料产品。现有的吸塑机由于在送料到吸塑模内的加热冷却都是同一腔体进行的容易影响真空吸塑过程中效率较慢且在吸塑模腔内成型的过程中耗时较长影响产品产品的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塑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作台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所述第一吸塑机构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n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作台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n所述第一吸塑机构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活动抵接;/n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
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作台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
所述第一吸塑机构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活动抵接;
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四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模与所述第二下模活动抵接;
所述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塑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吸塑机构的一侧,且另一侧设置所述收料机构;
还包括一抽气机和两个气管,所述抽气机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下模连接,所述抽气机通过另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二下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放置架、转动轮、料轮和第一电机,所述转动轮两端都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放置架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放置架转动连接,所述料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弹性件,每一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俊兴发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