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套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0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水套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形出水孔的模针,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模针设置在第一模座上,所述第二模座开设有模孔,所述模针穿过模孔,所述第二模座朝向第一模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模座与支撑座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模座滑移的控制组件。本申请具有产品脱模时,针模不容易断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套模具
本申请涉及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水套模具。
技术介绍
出水套是设置在花洒出水口处并开设有出水孔的出水胶套,目前,生产出水套的模具主要为传统的上下模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形成产品22形状的空腔,下模2上设置有用于成形产品22出水孔23的模针6,产品22脱模时,一般先打开上模1,然后将产品22与下模2分离。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在产品与下模分离时,针模容易断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产品与下模分离时,针模容易断裂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出水套模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出水套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出水套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形出水孔的模针,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模针设置在第一模座上,所述第二模座开设有模孔,所述模针穿过模孔,所述第二模座朝向第一模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模座与支撑座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模座滑移的控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脱模时,通过支撑座上的控制组件将第一模座往远离第二模座的方向滑移,使得第一模座上的模针与产品分离,避免产品在模针穿设的状态下直接取出产品,从而减小模针发生断裂的概率。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调节板和螺栓,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调节板位于第一模座远离第二模座的一侧,所述调节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栓的端部与第一模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栓控制第一模座往远离第二模座的方向滑移,实现模针与产品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调节板至第一模座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模针的长度,所述螺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模针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板至第一模座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模针的长度,使得模针能完全容纳在调节板和第一模座之间,在产品脱模时,进一步减小模针发生断裂的概率。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座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口的截面积小于内部的截面积,所述螺栓的端部设置有与转动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凸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模座设置有转动槽,由于转动槽开口的截面积小于内部的截面积,使得螺栓与第一模座连接的同时还能在第一模座内转动。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垂直于第二模座,所述滑轨开口的截面积小于内部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模座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座上设置开口截面积小于内部截面积的滑轨,第一模座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提高第一模座能在支撑座上滑移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滑轨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座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进一步提高第一模座能在支撑座上滑移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上模设置有缓冲槽,所述模针的端部插入缓冲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上设置缓冲槽,模针的端部插入缓冲槽内,减小模针与上模抵触时发生断裂的概率。优选的,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缓冲槽内设有缓冲层,减小模针与上模抵触时发生断裂的概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产品脱模时,通过支撑座上的控制组件将第一模座往远离第二模座的方向滑移,使得第一模座上的模针与产品分离,避免产品在模针穿设的状态下直接取出产品,从而减小模针发生断裂的概率;调节板至第一模座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模针的长度,使得模针能完全容纳在调节板和第一模座之间,在产品脱模时,进一步减小模针发生断裂的概率;在缓冲槽内设有缓冲层,减小模针与上模抵触时发生断裂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出水套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模的截面示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下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螺栓与第一模座连接结构的爆炸视图。图6是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2、下模;3、第一空腔;4、导向柱;5、导向孔;6、模针;7、缓冲槽;8、支撑座;9、第二空腔;10、调节板;11、螺纹孔;12、螺栓;13、滑轨;14、滑块;15、转动槽;16、第一转动槽;17、第二转动槽;18、凸环;19、缓冲层;20、第一模座;21、第二模座;22、产品;23、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出水套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3包括设置在下模2上的第一成形腔23和设置在上模1上的第二成形腔24,上模1上设置有导向柱4,下模2设置有导向孔5,通过将导向柱4插入导向孔5实现上下模2的合模,下模2设置有用于成形出水孔的模针6。参照图2和图3,上模1在第二成形腔24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槽7,缓冲槽7内设有缓冲层19,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9由橡胶制成,合模时,模针6的端部插入缓冲槽7内。参照图4,下模2包括第一模座20和第二模座21,第二模座21设置有支撑座8,支撑座8内部形成第二空腔9,第二模座21滑移连接在第二空腔9内,支撑座8在第二空腔9内还设置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与支撑座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调节板10与支撑座8侧壁的螺栓结构固定连接,调节板10至第一模座20的距离等于模针6的长度,调节板10设置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的端部与第二模座21连接,螺栓12的长度等于模针6的长度,使得模针6向下收纳时能完全容纳在调节板10和第一模座20之间。参照图4与图5,支撑座8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13,滑轨13垂直第二模座21设置,滑轨13设置为两个,两个滑轨13分别设置在支撑座8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滑轨13呈T字形设置,第一模座20设置有与滑轨13相配合的T字形滑块14。第一模座20设置有转动槽15,本实施例中,转动槽15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第一转动槽16和开口处的第二转动槽17,第二转动槽17的直径小于第一转动槽16的直径,螺栓12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在第一转动槽16的凸环18,使得螺栓12在第一转动槽16内转动时还能带动第一模座20移动。通过旋转螺栓12控制第一模座20往远离第二模座21的方向滑移,模针6逐渐与产品分离,最后,模针6收纳在调节板10与第一模座20之间,实现产品脱模。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出水套模具的实施原理为:产品脱模时,先将上模1与下模2分离,然后通过旋转螺栓12控制第一模座20往远离第二模座21的方向滑移,模针6逐渐与产品分离,最后使得模针6收纳在调节板10与第一模座20之间,避免产品在模针6穿设的情况下直接脱模,从而减小模针6发生断裂的概率。以上均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套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有用于成形出水孔的模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第一模座(20)和第二模座(21),所述模针(6)设置在第一模座(20)上,所述第二模座(21)开设有模孔,所述模针(6)穿过模孔,所述第二模座(21)朝向第一模座(2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8),所述第一模座(20)与支撑座(8)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座(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模座(20)滑移的控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套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有用于成形出水孔的模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第一模座(20)和第二模座(21),所述模针(6)设置在第一模座(20)上,所述第二模座(21)开设有模孔,所述模针(6)穿过模孔,所述第二模座(21)朝向第一模座(2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8),所述第一模座(20)与支撑座(8)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座(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模座(20)滑移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调节板(10)和螺栓(12),所述调节板(10)设置在支撑座(8)上,所述调节板(10)位于第一模座(20)远离第二模座(21)的一侧,所述调节板(10)设置有螺纹孔(11),所述螺栓(1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1)内,所述螺栓(12)的端部与第一模座(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0)至第一模座(20)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模针(6)的长度,所述螺栓(1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模针(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剑涂锋兵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胶龙鑫精密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