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8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包括筒状内壳、保温套及直线丝杆电机,所述筒状内壳的内腔顶部滑动密封设置有一活塞,所述筒状内壳的底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底壳,所述底壳的底部连接有一出料阀,所述出料阀与筒状内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筒状内壳的外壁由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电加热环,所述筒状内壳的顶端连通有一进料管;在熔融装置加热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洁时,可通过直线丝杆电机驱动活塞向下运动将粘附在筒状内壳内壁的部分原料刮掉;可利用电加热环的余热加热保温套内的去离子水层,在需要保温时,利用温度较高的去离子水层进行保温,以此减少电加热环的工作时间,从而可降低装置整体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酯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目前聚酯在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对其原料进行熔融后,并保温一段时间,传统的熔融装置主要通过电加热环将其壳体内的原料加热融化,但在原料熔融完毕后会有部分原料粘附在熔融装置的壳体内壁难以清理,长期如此随着粘附量的增加会导致熔融装置加热效率的降低;此外传统的熔融装置在保温过程中也是依靠电加热环进行低功率加热,其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多。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内壳、保温套及直线丝杆电机,所述筒状内壳的内腔顶部滑动密封设置有一活塞,所述筒状内壳的底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底壳,所述底壳的底部连接有一出料阀,所述出料阀与筒状内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筒状内壳的外壁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内壳(100)、保温套(200)及直线丝杆电机(300),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内腔顶部滑动密封设置有一活塞(101),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底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底壳(102),所述底壳(102)的底部连接有一出料阀(103),所述出料阀(103)与筒状内壳(10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外壁由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电加热环(104),所述筒状内壳(100)的顶端连通有一进料管(105);/n所述保温套(200)套设于电加热环(104)的外壁,所述保温套(200)呈中空结构,所述保温套(200)内填充有去离子水层(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原料的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内壳(100)、保温套(200)及直线丝杆电机(300),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内腔顶部滑动密封设置有一活塞(101),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底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底壳(102),所述底壳(102)的底部连接有一出料阀(103),所述出料阀(103)与筒状内壳(10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筒状内壳(100)的外壁由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电加热环(104),所述筒状内壳(100)的顶端连通有一进料管(105);
所述保温套(200)套设于电加热环(104)的外壁,所述保温套(200)呈中空结构,所述保温套(200)内填充有去离子水层(201),所述保温套(200)的顶端连通有一泄压阀(202),所述保温套(200)的底部连通有一排水阀(203);
所述直线丝杆电机(300)通过一支架(301)安装于所述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鹰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