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装置,制动设备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84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应用的电驱动装置(2),该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4);由壳体(4)接纳的定子‑转子单元(18)、(26),用于移动缸‑活塞布置的活塞以便产生制动压力;以及由塑料制成的单独的壳体插入件(8),该壳体插入件与壳体(4)接合并且与定子‑转子单元(18)、(26)的定子(18)电接触(14)。在此,壳体插入件(8)包围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的接触元件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驱动装置,制动设备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具有这种电驱动装置的制动设备以及具有这种制动设备的车辆。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电驱动装置被设置为在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使用,其中,电驱动装置驱动滚珠丝杠传动装置,该滚珠丝杠传动装置本身使缸-活塞装置的活塞移动以便产生制动压力。在此,车辆可以理解为必须被供给液态和/或气态燃料以运行的各种车辆、但特别是乘用车和/或商用车。此外,所述车辆也可以是部分电动或者全电动车辆、但特别是乘用车和/或商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液压制动设备的尽可能紧凑的电驱动装置,该电驱动装置此外可以尽可能简单地制造和装配。在此,电驱动装置应能尽可能低成本地制造。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驱动装置实现。此外提出一种对这种电驱动装置在车辆的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的应用并且要求保护该应用(参见权利要求12)。此外,提出一种具有这种电驱动装置的制动设备并且要求保护该制动设备(参见权利要求13)。此外,使具有这种制动设备的车辆受到保护(参见权利要求14)。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此,接触元件具有用于定子与插头的外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段和用于定子与相应的接触元件的内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段。所述第一接触部段和第二接触部段也被称为接触柱或接触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第一接触部段和第二接触部段从壳体插入件的塑料部分沿电驱动装置的纵向方向从壳体插入件的背离定子-转子单元的端面中伸出。由此可以使电驱动装置的纵向延伸距离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壳体插入件还与定子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在此,由塑料制成的各个形成在定子上的销状的锚固部段——也称为锚固突起——可以沿电驱动装置的纵向方向延伸穿过壳体插入件中的分别对应的开口直到超过壳体插入件的背离定子-转子单元的端面,锚固部段接合到该端面的后方。在此,这些塑料锚固部段可以填塞在壳体插入件中。在此,填塞理解为在相应的锚固部段与壳体插入件之间建立力锁合和形锁合的连接,其中,锚固部段塑性变形。因此,不需要使用附加的、单独的元件使壳体插入件相对于定子固定。由此也可以使电驱动装置的纵向延伸距离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壳体插入件还定心地接纳定子-转子单元的转子的轴承并且在此夹紧该轴承。在此,壳体插入件可以经由弹簧元件压靠到轴承上,以便夹紧该轴承,所述弹簧元件优选构造为环形的弹簧元件、例如构造为波纹弹簧,所述弹簧元件由壳体插入件围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接触布置结构具有三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的接触元件,用于线圈的三相供电。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得出。图中示出:图1示出所提出的电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所示的电驱动装置的分解图,图3示出形成齿对的两个定子齿的布置的透视图,图4示出图1中所示的电驱动装置的线圈的透视图,图5示出图1中所示的电驱动装置的转子的透视图,图6示出图1中所示的壳体插入件连同图4中所示的线圈的另一透视图,图7示出图4中所示的线圈的内部接触的放大透视图,图8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壳体插入件与图4中所示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的放大透视图,图9示出壳体插入件的两个另外的透视图,图10示出壳体插入件的三个接触元件,其具有不弯折的和弯折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部段。具体实施方式所提出的电驱动装置2被设置为用于在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应用。电驱动装置2被设计为电子换向的三相(U相、V相、W相)直流电机,该直流电机构造为内转子。电驱动装置2包括壳体4,该壳体例如由金属板材经深拉形成并且该壳体能通过法兰6安置到电动液压制动设备的壳体上。在壳体4中安装有定子-转子单元18、26,该定子-转子单元驱动在此未示出的滚珠丝杠传动装置,该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用于移动缸-活塞装置的活塞以便产生制动压力。与不同于在此所提出的应用的另一应用相关联地,在该附图说明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电驱动装置也可以作为电子换向的交流电机运行。此外,单独的、塑料包覆成型/包塑成型的壳体插入件8与壳体4接合,转子26的管28的部段10延伸穿过该壳体插入件的中心开口,前述的滚珠丝杠传动装置布置在所述部段中(参见图1)。“单独的”在此是指壳体插入件8不是定子18的一部分。在此,壳体插入件8包围由三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的接触元件KEU、KEV、KEW组成的接触布置结构22(参见图2以及图10),所述接触元件利用壳体插入件8的塑料彼此电绝缘。在此,所述接触元件KEU、KEV、KEW中的每个接触元件具有部分圆形/圆弧形的基底部段BA,在所述基底部段上形成有单个第一接触部段UI、VI、WI以及总共四个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参见图10)。在此,不仅第一接触部段UI、VI、WI而且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都从壳体插入件8的背离定子-转子单元18、26的端面中伸出。此外,定子18的线圈20的各个线端部DA、DE穿过壳体插入件8中的对应的开口被引出壳体插入件8以外,从而该线端部也从所述端面中伸出。在此,线端部是线圈20的线绕组DWU、DWV、DWW的线起点DA(A=起点)或线终点DE(E=终点)。在该实施例中,总共6个线绕组形成线圈20。这些线端部在此与分别对应的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接触。线端部在此可以与相应的接触部段UII、VII、WII通过电阻焊接以材料锁合的方式连接(参见图1或图6中的连接部14)。第一接触部段UI、VI、WI用于定子18与插头的外部接触。而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用于定子18与三个接触元件KE1、KE2、KE3的内部接触(参见图2连同图10),所述三个接触元件分别被分配给线圈20的三相U、V、W之一。接触部段UII、VII、WII在此成对地分配给线圈部段、也就是说线绕组DWU的起点和与之相邻的线绕组DWV、DWW的终点,其中,该线圈部段属于线圈20的U相、V相、W相之一。在此,彼此对向设置的成对接触部段UII、VII、WII分别接触一个属于同一U相、V相或W相的线圈部段(参见图10)。在此,接触元件KEU、KEV、KEW可以如此区分(Teilung),即在彼此相关的接触部段UII、VII、WII之间的间距不同(参见图10)。但是,如果线圈20的线端部DA、DE被相应地引导离开,那么这种间距也可以基本上相同。图2和图7连同图10在此表明,对应于每个接触元件KEU、KEV、KEW设置的总共四个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这些第二接触部段本身通过对应的接片部段SA形成在基底部段BA上——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二接触部段将线绕组DWU、DWV、DWW之一的线起点DA与相邻于该线绕组的线绕组DWU、DWV、DWW的线终点DE连接。这两个相邻的线绕组DWU、DWV、DWW在此属于U相、V相、W相之一(参见图4)。此外,由定子18的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使用的电驱动装置(2),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n●壳体(4),/n●由壳体(4)接纳的定子-转子单元(18、26),其用于使缸-活塞装置中的活塞移动以便产生制动压力,以及/n●由塑料制成的单独的壳体插入件(8),该壳体插入件与壳体(4)接合并且与定子-转子单元(18、26)的定子(18)电接触(14),/n其中,壳体插入件(8)包围由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的接触元件(K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12 DE 102018217555.11.一种在电动液压制动设备中使用的电驱动装置(2),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4),
●由壳体(4)接纳的定子-转子单元(18、26),其用于使缸-活塞装置中的活塞移动以便产生制动压力,以及
●由塑料制成的单独的壳体插入件(8),该壳体插入件与壳体(4)接合并且与定子-转子单元(18、26)的定子(18)电接触(14),
其中,壳体插入件(8)包围由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的接触元件(KEU、KEV、KEW)组成的接触布置结构(22),以用于定子(18)的线圈(20)的至少两相(U、V、W)的供电,其中,接触元件(KEU、KEV、KEW)利用塑料彼此电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中,接触元件(KEU、KEV、KEW)具有第一接触部段(UI、VI、WI)和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所述第一接触部段用于定子(18)与插头的外部接触,而所述第二接触部段用于定子(18)与相应的接触元件(KEU、KEV、KEW)的内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中,第一接触部段(UI、VI、WI)和第二接触部段(UII、VII、WII)从壳体插入件(8)的塑料部分沿电驱动装置(2)的纵向方向(X-X)从壳体插入件(8)的背离定子-转子单元(18、26)的端面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中,壳体插入件(8)还与定子(18)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中,由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魏玛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