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关于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以往,在VA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在未施加电压时诱发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在施加电压时实现液晶分子的水平取向,在电极上设置有作为取向膜发挥功能的聚酰亚胺(PI)膜。然而,PI膜的制造需要庞大成本,近年来,正在研究用于即便省略PI膜但仍实现液晶分子的取向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在含有液晶化合物(液晶分子)及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的液晶层中减少残留单体量,来改善电压保持率(VHR)及离子密度(ID)。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43601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等的探讨,发现就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残留单体量而言,电压保持率的改善效果依然不足,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观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液晶取向性、取向稳定性、高电压保持率及电压保持率的稳定性方面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基板、及设置于该两个基板间的液晶层,/n所述液晶层含有液晶分子、及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n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聚合性单体的残留量为200ppm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5 JP 2018-2409781.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基板、及设置于该两个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液晶分子、及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
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聚合性单体的残留量为200pp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聚合性单体的残留量为10pp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聚合性单体包含具有吸附基的聚合性单体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聚合性单体A的残留量为100pp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聚合性单体包含不具有吸附基的聚合性单体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聚合性单体B的残留量为100pp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聚合性单体B由下述通式(P)表示,
[化1]
式(P)中,Rp1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氰基、碳原子数1~15的烷基或-Spp2-Pp2,所述烷基中所存在的1个或不相邻的2个以上的-CH2-可分别独立地被-CH=CH-、-C≡C-、-O-、-CO-、-COO-或-OCO-取代,所述烷基中所存在的1个或2个以上的氢原子可分别独立地被氰基、氟原子或氯原子取代,
Pp1及Pp2分别独立地表示下述通式(Pp1-1)~式(Pp1-9)的任一者,
[化2]
式中,Rp11及Rp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5的卤代烷基,Wp11表示单键、-O-、-COO-、-OCO-或-CH2-,tp11表示0、1或2,在分子内存在多个Rp11、Rp12、Wp11及/或tp11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连接键,
Spp1及Spp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间隔基,
Zp1及Zp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O-、-S-、-CH2-、-OCH2-、-CH2O-、-CO-、-C2H4-、-COO-、-OCO-、-OCOOCH2-、-CH2OCOO-、-OCH2CH2O-、-CO-NRZP1-、-NRZP1-CO-、-SCH2-、-CH2S-、-CH=CRZP1-COO-、-CH=CRZP1-OCO-、-COO-CRZP1=CH-、-OCO-CRZP1=CH-、-COO-CRZP1=CH-COO-、-COO-CRZP1=CH-OCO-、-OCO-CRZP1=CH-COO-、-O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宫纯一,井之上雄一,山本淳子,木村正臣,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