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的方法
催化烯烃聚合。该领域内或有关该领域的公布和专利包括US20050182210A1、US20180002464A1、US20180079836A1、US5318935、US5506184、US5889128、US6255419B1、US6274684B1、US6534604B2、US6841631B2、US6858684B2、US6894128B2、US6949612B2、US6967184B2、US6995217B2、US7163991B2、US7196032B2、US7276566B2、US7479529B2、US7566677B2、US7718566B2、US7754840B2、US7973112B2和US9902790B2。US6967184B2提到了HN5Zr(NMe2)2的合成。US20180002464A1提到了联苯酚预催化剂(“前催化剂”,例如段落[0104]的化合物1至7)。US7973112B2提到了一种喷雾干燥的催化剂,该喷雾干燥的催化剂含有双(苯甲基)[N'-(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烯烃单体聚合以制备包含第一聚烯烃聚合物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至(C):(A)使溶解在烷烃溶剂中的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的溶液与活化剂接触,以便制备包含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第一修整催化剂;(B)将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进料到聚合反应器中;以及(C)在所述聚合反应器中使所述烯烃单体与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聚合;从而制备包含所述第一聚烯烃聚合物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和己烷的总重量,在包含至少60重量%正己烷的己烷中的溶解度为至少0.10重量%,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06 US 62/756236;20181106 US 62/756237;2018111.一种使烯烃单体聚合以制备包含第一聚烯烃聚合物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至(C):(A)使溶解在烷烃溶剂中的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的溶液与活化剂接触,以便制备包含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第一修整催化剂;(B)将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进料到聚合反应器中;以及(C)在所述聚合反应器中使所述烯烃单体与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聚合;从而制备包含所述第一聚烯烃聚合物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和己烷的总重量,在包含至少60重量%正己烷的己烷中的溶解度为至少0.10重量%,其使用溶解度测试方法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包含溶解在烷烃溶剂中的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溶液,并且步骤(B)包括将所述溶液进料到所述反应器中,所述溶液不含载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步骤(a)和(b):(a)与步骤(A)分开地使第一茂金属预催化剂与活化剂和任选的载体材料接触,以便制备第一茂金属催化剂,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任选地不含所述载体材料或位于所述载体材料上和/或所述载体材料中;以及(b)与步骤(B)分开地将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进料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并且其中步骤(C)还包括在所述聚合反应器中使所述烯烃单体与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聚合;从而制备包含所述第一聚烯烃聚合物和第二聚烯烃聚合物的第一双峰聚烯烃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将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作为溶解在第一烷烃溶剂中的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溶液进料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并且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分开地将溶解在第二烷烃溶剂中的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的溶液进料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第一烷烃溶剂与所述第二烷烃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其中所述溶液不含载体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C)之后,(D)将所述方法分别从所述步骤(a)和(b)过渡到步骤(a1)和(b1):(a1)使在至少一个环戊二烯基配体的结构上不同于所述第一茂金属预催化剂的第二茂金属预催化剂与活化剂和任选的载体材料接触,以便制备第二茂金属催化剂,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不同于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不含载体材料或位于所述载体材料上和/或所述载体材料中;以及(b1)将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的进料从稳态值降低直到不再将所述第一茂金属催化剂进料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并独立地开始和增加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的进料直到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以稳态值进料到所述聚合反应器中;并且其中步骤(C)还包括在所述聚合反应器中使所述烯烃单体与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聚合;从而制备第二多峰聚烯烃组合物,所述第二多峰聚烯烃组合物包含由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制备的所述第一聚烯烃聚合物和由所述第二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第三聚烯烃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三聚烯烃聚合物不同于所述第一聚烯烃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烯烃聚合物中的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还包含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7.一种使烯烃单体聚合以制备包含第一较高分子量(HMW)聚烯烃组分和第一较低分子量(LMW)聚烯烃组分的第一双峰聚烯烃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至(5):(1)使溶解在烷烃溶剂中的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的溶液与活化剂接触,以便制备包含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第一修整催化剂;(2)使第一茂金属预催化剂和附加量的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预催化剂与活化剂和任选的载体材料接触,以便制备包含第一茂金属催化剂和附加量的所述第一烷烃可溶性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第一双峰催化剂体系,所述第一双峰催化剂体系任选地不含所述载体材料或位于所述载体材料上和/或所述载体材料中;(3)使所述第一双峰催化剂体系与所述第一修整催化剂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L·库尔曼,B·M·尼尔森,J·F·斯祖尔,I·M·芒罗,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