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63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磨刀器包括把手、安装座和锉刀,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磨刀口和第一凹槽,磨刀口从把手的第一侧向把手的内部凹陷,第一凹槽从把手的第二侧向把手的内部凹陷,磨刀口与第一凹槽连通;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安装座上设置有磨刀组件,磨刀组件从第一凹槽穿出磨刀口;锉刀设置在把手第一端的端部,锉刀沿把手的延伸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将刀刃打磨变薄,又能提高刀刃的锋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磨刀器
本技术涉及磨刀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手持式磨刀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磨刀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方便了人们对其使用的刀具的磨削。但是现有的磨刀器一般设有V型磨刀口,V型磨刀口一般用于对刀刃刃口部位进行粗磨或细磨。但是对于刀刃较钝的刀具,一般需先将刀刃打磨变薄,然后再对刀刃刃口进行打磨,使得刀具具有较好锋利度。若需将刀刃打磨变薄,V型磨刀口明显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将刀刃打磨变薄,又能提高刀刃的锋利度的手持式磨刀器。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手持式磨刀器包括把手、安装座和锉刀,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磨刀口和第一凹槽,磨刀口从把手的第一侧向把手的内部凹陷,第一凹槽从把手的第二侧向把手的内部凹陷,磨刀口与第一凹槽连通;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安装座上设置有磨刀组件,磨刀组件从第一凹槽穿出磨刀口;锉刀设置在把手第一端的端部,锉刀沿把手的延伸方向延伸。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锉刀,刀具可平放或斜放在锉刀表面进行粗磨,便于将刀具的刀刃打磨变薄;通过设置磨刀组件,便于对打磨变薄的刀刃进行打磨,以提高刀具的锋利度;通过设置安装座,将磨刀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便于安装座与把手可拆卸连接,方便磨刀组件的安装和拆换。进一步的方案是,锉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凹凸纹路,锉刀的两侧的凹凸纹路的两端相交成钝角、直角或锐角。又进一步的方案是,凹凸纹路的中部设置在锉刀的中部,多个凹凸纹路的中部沿锉刀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两端相交的凹凸纹路,便于用户从不同方向进行打磨刀具,兼容不同用户的磨刀习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刀口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磨刀口沿把手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磨刀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把手延伸方向;磨刀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磨刀组件位于磨刀口延伸方向的一端。又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磨刀组件分别为粗磨组件和精细磨组件。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粗磨组件,便于对刀具进行细磨;通过设置精细磨组件,便于对刀具进行精细磨,刀具依次经过粗磨、细磨和精细磨,能进一步提高其锋利度,并使得刀具的锋利度维持较长时间。进一步的方案是,粗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一磨刀棒,第一磨刀棒的截面呈梯形;精细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二磨刀棒,第二磨刀棒的截面呈圆形。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在把手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具有不同的深度,第一槽段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槽段与磨刀口连通。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连接部从第一连接部的表面凸起。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交叉布置,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第二通孔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并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第三安装槽的截面设为V型,第三通孔位于第三安装槽的一侧并与第三安装槽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把手和安装座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座第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座第二视角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磨刀器包括把手1、安装座2和锉刀3。锉刀3设置在把手1第一端的端部上,锉刀3沿把手1的延伸方向延伸。锉刀3呈扁平长条状,锉刀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凹凸纹路,凹凸纹路沿锉刀3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凹凸纹路包括第一纹路31和第二纹路32,第一纹路31和第二纹路32相交成钝角,第一纹路31和第二纹路32的相交处位于锉刀3的中部并沿锉刀3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纹路31和第二纹路32还可相交成直角或锐角。第一纹路31和第二纹路32的横截面均设置为矩形。把手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5和两个磨刀口12,磨刀口12从把手1的第一侧向把手1的内部凹陷,磨刀口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把手1的延伸方向,两个磨刀口12沿把手1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凹槽11从把手1的第二侧向把手1的内部凹陷,两个磨刀口12均与第一凹槽11连通。第二凹槽15位于第一凹槽11和锉刀3之间,第二凹槽15内设置有垫条14,垫条14的顶壁凸出于把手1的表面,垫条1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安装座2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安装座2上设置有两个磨刀组件,磨刀组件从第一凹槽11穿出对应的磨刀口12,便于磨刀。磨刀组件设置在磨刀口12延伸方向的一端,两个磨刀口12之间设置有指示箭头,指示箭头指向磨刀组件方向,用于指示磨刀方向。把手1的第二端设置有挂绳孔,把手1的中部设置有与用户手部匹配的弧面,便于用户握持。在图2中,第一凹槽11包括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在把手1的厚度方向,即在第一凹槽11和磨刀口12的连通方向上,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具有不同的深度,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形成阶梯槽。第一槽段111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3,第一安装孔13从第一槽段111的槽底向把手1内部延伸。第二槽段112与两个磨刀口12连通。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部113,第一台阶部113沿两个磨刀口12的排列方向延伸。参见图3和图4,并结合图2,安装座2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凸起,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槽段111对应设置,第二连接部22与第二槽段112对应设置。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211,第二安装孔211与第一安装孔13连通,通过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211和第一安装孔13的螺丝实现安装座2与把手1的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孔211设为沉孔,防止螺丝头凸出安装座2表面。第二连接部22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21、第二安装槽222、第三安装槽223、第一通孔224、第二通孔225和第三通孔226。第一安装槽221从第一连接部2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22的第一侧,第二安装槽22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侧,第一安装槽221和第二安装槽222沿第二连接部22的厚度方向交叉布置,第一通孔224位于第一安装槽221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槽221连通,第二通孔225位于第二安装槽222的一侧并与第二安装槽222连通,第一通孔224与第二通孔225交叉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三安装槽22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侧,第三安装槽223的截面设为“V”型,第三通孔226位于第二连接部22的第一侧,第三通孔226呈“U”型,第三通孔226与第三安装槽223相对布置并与第三安装槽223连通。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设置有第二台阶部227,第二台阶部227与第一台阶部113配合连接,起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把手,所述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磨刀口和第一凹槽,所述磨刀口从所述把手的第一侧向所述把手的内部凹陷,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把手的第二侧向所述把手的内部凹陷,所述磨刀口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磨刀组件,所述磨刀组件从所述第一凹槽穿出所述磨刀口;/n锉刀,所述锉刀设置在所述把手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锉刀沿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所述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磨刀口和第一凹槽,所述磨刀口从所述把手的第一侧向所述把手的内部凹陷,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把手的第二侧向所述把手的内部凹陷,所述磨刀口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磨刀组件,所述磨刀组件从所述第一凹槽穿出所述磨刀口;
锉刀,所述锉刀设置在所述把手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锉刀沿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锉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凹凸纹路,所述锉刀的两侧的所述凹凸纹路的两端相交成钝角、直角或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纹路的中部设置在所述锉刀的中部,多个所述凹凸纹路的中部沿所述锉刀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刀口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磨刀口沿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磨刀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把手延伸方向;
所述磨刀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磨刀组件位于所述磨刀口延伸方向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磨刀组件分别为粗磨组件和精细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仕栋谢月光欧波李孟东莫纯锦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天骄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