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62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用于安装到机床本体上的若干抛光头,所述机床本体通过运动结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抛光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抛光头固定连接有装置互换定位板;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通过两个定位孔及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上均成形有螺栓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定位孔和定位块实现了抛光头更换时的快速精确定位,大大减少了抛光头更换的校对时间,提高了抛光头的更换效率;而且由于用于互换的抛光头的外置,有效减少了机床的实际整体尺寸,尤其是床身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光学零件如镜片等的加工对机床的要求较高。而在光学零件抛光过程中通常需要更换不同的抛光头进行不同形式的抛光。但是现有的抛光头与机床连接时,通常仅仅设置一个定位孔或不设置定位孔,且大多通过抛光头和机床上相对的螺栓孔相对重合后再用螺栓固定。这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螺栓孔对齐时,人工无法精确进行同轴对齐螺栓和螺栓孔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会导致较大的安装误差,设置一个定位孔也会使得抛光头与机床的安装做产生旋转偏差。但是抛光头更换后的互换定位精度,关系到磁流变抛光加工过程中抛光装置定位的位置精度,还会影响到加工工件的面型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因此加工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对抛光头的互换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磁流变抛光装置互换定位精度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现有的安装结构需要精确安装时通常要经过辅助检测装置精确测量后再固定安装固定,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两个定位孔和定位块实现了抛光头更换时的快速精确定位,大大减少了抛光头更换的校对时间,提高了抛光头的更换效率,而且由于用于互换的抛光头的外置,有效减少了机床的实际整体尺寸,尤其是床身的尺寸,相比多抛光头机床节约了一个或多个Z轴系统,可有效节约硬件成本,提高了该类型设备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用于安装到机床本体上的若干抛光头,所述机床本体通过运动结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抛光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抛光头固定连接有装置互换定位板;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通过两个定位孔及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上均成形有螺栓固定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装置互换定位板上固定有两个定位块,固定板上成形有两个定位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光头包括若干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轮式抛光头为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连通有磁流变液体循环箱。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刀库支架,刀库支架上成形有分别放置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的放置槽,刀库支架底部固定有刀库底座。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固定龙门式立柱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有旋转机构C,旋转机构C连接有X向运动机构;所述运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龙门式立柱上的Y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连接有Z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连接有旋转轴平行于X向运动机构的旋转机构A,旋转机构A连接有旋转轴平行于Y向运动机构的旋转机构B,旋转机构B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X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和Z向运动机构均为直线电机、气缸、油缸或丝杆机构;所述旋转机构A、旋转机构B和旋转机构C均为电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床本体包括数据控制箱,数据控制箱有线或无线连接有可移动操作台。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块的顶端为锥形。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两个定位块与轴固定板上的两个定位孔对应,使用时对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快速精确自定位,保证各螺栓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从而保证其旋紧的精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抛光头的更换速度。2.同时本技术采用外置刀库支架的形式将多种工序对应的加工工具集成,在一个机床上实现对同一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这大大降低了因工件搬运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多功能抛光工具的复合,还大大减少了工件重复装夹及调试对刀的辅助时间,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外置刀库不需要设置多个Z轴,床身尺寸相对缩小,大大降低了机床的成本价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置互换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抛光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机床本体1,固定板2,抛光头3,装置互换定位板4,定位孔5,定位块6,刀库支架7,放置槽8,磁流变液体循环箱9,固定龙门式立柱10,工作台11,X向运动机构12,Z向运动机构13,旋转机构A14,旋转机构B15,旋转机构C16,螺栓固定孔17,刀库底座18,Y向运动机构19;数据控制箱20,可移动操作台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用于安装到机床本体上的若干抛光头,所述机床本体通过运动结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抛光头,所述抛光头固定连接有装置互换定位板;装置互换定位板上固定有两个定位块,固定板上成形有两个定位孔,也可互换设置。定位块的顶端为锥形。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上均成形有螺栓固定孔。抛光头包括若干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轮式抛光头为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连通有磁流变液体循环箱。机床本体包括刀库支架,刀库支架上成形有分别放置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的放置槽,刀库支架底部固定有刀库底座。机床本体包括固定龙门式立柱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有旋转机构C,旋转机构C连接有X向运动机构;所述运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龙门式立柱上的Y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连接有Z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连接有旋转轴平行于X向运动机构的旋转机构A,旋转机构A连接有旋转轴平行于Y向运动机构的旋转机构B,旋转机构B与固定板固定连接。X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和Z向运动机构均为直线电机,也可以替换为气缸、油缸或丝杆机构。所述旋转机构A、旋转机构B和旋转机构C均为电机。机床本体包括数据控制箱,数据控制箱有线或无线连接有可移动操作台。本技术通过两个定位块与轴固定板上的两个定位孔对应,使用时对正即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快速精确自定位,保证各螺栓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从而保证其旋紧的精确性,使得重新固定后的精度偏差在规定的微米误差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提高了抛光头的更换速度。同时本技术采用外置刀库支架的形式将多种工序对应的加工工具集成,在一个机床上实现对同一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这大大降低了因工件搬运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多功能抛光工具的复合,还大大减少了工件重复装夹及调试对刀的辅助时间,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外置刀库不需要设置多个Z轴,床身尺寸相对缩小,大大降低了机床的成本价格。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用于安装到机床本体上的若干抛光头,所述机床本体通过运动结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抛光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固定连接有装置互换定位板;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通过两个定位孔及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上均成形有螺栓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用于安装到机床本体上的若干抛光头,所述机床本体通过运动结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抛光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固定连接有装置互换定位板;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通过两个定位孔及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装置互换定位板和固定板上均成形有螺栓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互换定位板上固定有两个定位块,固定板上成形有两个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包括若干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抛光头为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轮式磁流变抛光头连通有磁流变液体循环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门式外置可互换多功能头抛光复合光学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刀库支架,刀库支架上成形有分别放置大小规格不同的轮式抛光头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敏尚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