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660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通过在系统平台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在系统平台进行耗时操作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系统进行的操作是否耗时操作;在满足耗时操作条件下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组;执行交互式可执行程序;在满足结束条件时,返回系统平台的当前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平台的冗长的耗时操作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摸组,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于耗时操作冗长等待时间的反感,使得掌上型设备的操作更加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掌上型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个人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当出现需调用耗时较长的程序操作时,可于该系统消耗时间段内动态增加用户互动操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掌上型应用给诸多的数码产品和IT产品带来了更多新的市场和更使用户贴心的操作。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办公需求,而且在多媒体学习、游戏和娱乐等领域,也是物尽其用。目前市场中有关掌上型设备的研发和新品,已经有很多,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如果仅仅在硬件上进行业务拓展,一方面会增加开发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无法满足用户在产品细节上的一些需求。因此,开发一些有价值的软件,对于掌上型设备的产品价值,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议题。现有技术中的掌上型电子设备,由于其内存或者硬盘等存储空间较小,相比个人电脑等较大型设备来说,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更容易遭遇到某些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如图1所示,如数据读取,复杂资料运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一定程度上提示用户此时系统所运行程序的操作进度,通常的做法是透过一些静止的或者移动的画面(如“读取中”的图标,或者进度条动画等等)来呈现当前的时间和操作对应的状态。但是,这种形式不仅给用户一种千篇一律的视觉单调感,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似乎也没有很好地、更合理地利用掌上型电子设备的所能支持的多媒体资源。如何能够利用一些有趣味或者有针对性的互动操作,引导用户在等待过程中的注意力,使得用户能够从其自身对“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的“能明显感觉到的延时”,转变为对“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难以感觉到的延时”,从而在主观上去除用户对于操作等待的烦闷。尽管只是服务于用户内心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却会给产品带来较大的卖点及附加的市场价值,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正是由于市场竞争对企业提出了这种需求,并结合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很好地提供了这种对于用户来说非常友好和人性化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了,对掌上型电子设备的操作时间进行监测,于所监测到的耗时较长操作时段动态增加互动操作,以降低用户对于等待时间的厌烦感觉。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在系统平台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在系统平台进行耗时操作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系统进行的操作是否耗时操作;在满足耗时操作条件下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组;执行交互式可执行程序;在满足结束条件时,返回系统平台的当前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系统平台的冗长的耗时操作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摸组,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于耗时操作冗长等待时间的反感,使得掌上型设备的操作更加友好。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参照附图对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参照的现有技术中的耗时操作程序运行功能模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的功能模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的整体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初始化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结束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初始化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结束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掌上型设备,例如音乐播放器、掌上电脑等,其采用的操作系统平台的软件特征是嵌入式,硬件特征是具有操作的高度独立性,即可以便携地实现某种(如听音乐)或某类(如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功能,不需要外接设备即可完成基本的输入、输出功能(外接设备只是对功能的扩展,而不是添加新的功能,如手机上的扩展键盘,无线耳机,等等)。本专利技术首先对当前操作是否耗时操作进行监测,根据当前监测结果对前述状态的满足情况,裁决是否需要从跳转到“交互操作模组”,从而可以在不影响耗时操作的同时,可以独立地完成其它的交互式操作。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模块图。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操作方式相比,现有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平台10中所运行的如果是耗时操作1,则用户需要长时间的等待,直到该耗时操作或者该耗时操作集合完成;而本专利技术则是在掌上型设备的嵌入式系统平台10所运行的耗时操作程序1之后,插入一交互操作转换模块2,由该模块对当前操作进行判断,对满足条件的耗时操作,在其耗时操作的过程中动态地插入交互式可执行程序3,当满足结束条件时,再将程序的执行权返回到耗时操作程序,这样既不会影响后台的耗时操作的执行,同时又可于前台提供交互式可执行程序,使用户可以通过对交护士程序的操作,减小等待时候的烦闷。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的整体流程图。该流程以下步骤首先,判断当前运行程序是否为耗时操作,步骤301;如果是,则掉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步骤302;否则,不作处理,继续执行当前操作;利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进入交互式可执行程序操作状态,步骤303;判断是否满足耗时操作结束条件,步骤304;如满足,则返回系统平台操作,如不满足,则返回程序开始。该流程中所说的“耗时操作”除了可以是“耗时较长的操作”,还可以是“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的一部分。举例来说1、将大量数据从一个或几个相对慢速的设备(如硬盘,闪存,等等)复制到一个或几个快速设备(如SDRAM,DDR RAM,等等)的过程;2、将大量数据从某个服务器通过某种相对慢速的传输手段(如无线网络,等等)复制到某个客户端的过程;3、进行某种复杂的数学计算(例如计算某些复杂的积分式,等等)的过程;4、进行某种复杂的逻辑运算(例如某些数据库操作,如插入、删除、查询等等)的过程。“结束判断条件”通常是“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的结束”,例如读取完毕,传输完毕,计算完毕,等等。当然,以“交互式操作状态机发出的某个信号”作为“结束判断条件”的一部分,也是可以的。举例来说,假设“耗时操作”是“读取大量数据”,而“交互式操作状态机”的内容是某个小游戏,那么“结束判断条件”既可以是“数据读取完毕”,也可以是“数据读取完毕且游戏执行完毕”。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情况都是有意义的。就一次循环而言,在系统资源(如CPU,内存,等等)和时间的占用上,“耗时操作”要大大超过“交互式操作状态机”。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原先的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中,加入交互式操作,在效率上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可以响应用户的输入,并在对其进行处理之后将输出反馈给用户。用户的输入通常是通过按键,触摸屏等输入设备进行的,而输出则通常是通过屏幕,耳机等输出设备进行的。由于获得输入和进行输出都需要进行一些和系统设备有关控制工作,也就是说,难以单纯地存在,所以在之前和之后都会作一些软件上的处理工作。“结束判断条件”通常是“耗时较长的操作的集合的结束”,例如读取完毕,传输完毕,计算完毕,等等。当然,以“交互式操作状态机发出的某个信号”作为“结束判断条件”的一部分,也是可以的。举例来说,假设“耗时操作”是“读取大量数据”,而“交互式操作状态机”的内容是某个小游戏,那么“结束判断条件”既可以是“数据读取完毕”,也可以是“数据读取完毕且游戏执行完毕”。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情况都是有意义的。下面结合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交互操作转换模块的具体操作。在该模块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通过在系统平台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在系统平台进行耗时操作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系统进行的操作是否耗时操作;在满足耗时操作条件下调用交互操 作转换模组;执行交互式可执行程序;以及在满足结束条件时,退出当前交互式可执行程序;否则恢复当前耗时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通过在系统平台中动态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在系统平台进行耗时操作时动态执行交互式的可执行程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系统进行的操作是否耗时操作;在满足耗时操作条件下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模组;执行交互式可执行程序;以及在满足结束条件时,退出当前交互式可执行程序;否则恢复当前耗时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掌上型设备具备处理器,并通过该处理器进行指令调用及执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掌上型设备中安装有支持进程、线程操作的操作系统。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备处理器的掌上型设备中,该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处理步骤判断是否为第一次进入交互操作转换模块;如是,则进行全局变量初始化操作;寄存器压栈处理;以及进行堆栈现场保护;恢复处理步骤寄存器弹出操作;恢复堆栈现场。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设备中动态增加互动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支持进程、线程操作的操作系统的掌上型设备中,该调用交互操作转换摸组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处理步骤在操作系统中预先设置程序还原点;进行系统资源调度;以及最后进行线程中的信号灯处理;恢复处理步骤该还原点恢复处理;进行资源调度操作;以及进行信号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
申请(专利权)人:英保达资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