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时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包而言,其总体容量需要不断的提高;同时,在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因内阻导致的内耗则要求尽量减少。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其宽度一般在1米以上,长度则在数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一般放置在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包,一般都是宽度方向与新能源汽车的宽度大概一致,大概在1米以上。长度则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底部预留空间而定,一般都在2米以上。整个而言,动力电池包无论在长度还是宽度方向,都超过1米;而目前市面上,单体电池的长度一般在0.3米左右,所以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要并排设置至少3个单体电池,甚至更多。并排设置多个单体电池,对每个单体电池均需要添加固定结构,同时,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单体电池安装结构较多,不仅成本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容纳腔;/n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由隔板隔开;/n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相邻两个容纳腔内的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n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n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板中,且处于关闭所述导液孔的第一位置,以断开所述导液孔对隔板两侧相邻的容纳腔的连通;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一磁体,所述隔板中还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容纳腔;
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由隔板隔开;
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相邻两个容纳腔内的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
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板中,且处于关闭所述导液孔的第一位置,以断开所述导液孔对隔板两侧相邻的容纳腔的连通;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一磁体,所述隔板中还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板的侧周与所述壳体配合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出若干个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位于容纳腔端部的隔板或端盖,以及位于所述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或者隔板与端盖之间的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子壳体,所述隔板同时与相邻两个子壳体连接,相邻两个容纳腔共用一个所述隔板,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所述子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子壳体端部的隔板或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隔离膜和所述隔板,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隔离膜内部,所述隔板间隔设于所述隔离膜内,所述隔板的侧周与所述隔离膜配合将所述隔离膜内部分隔出若干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位于容纳腔端部的隔板或端盖,以及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或者隔板与端盖之间的所述隔离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隔离膜和所述隔板,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隔离膜内部,所述隔离膜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子隔离膜,所述隔板同时与相邻两个子隔离膜连接,相邻两个容纳腔共用一个所述隔板,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所述子隔离膜以及位于所述子隔离膜端部的隔板或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为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军,鲁志佩,胡世超,朱燕,黄达,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