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46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6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在所述通孔的贯通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导电件的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本申请中所述导电件可用于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极柱,避免极柱占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由于其便携性在移动电子设备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一般电池通常包括壳体、顶盖以及电芯等。其中,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壳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顶盖中穿设有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电芯电连接以实现对外部供电。然而,为满足安装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极柱需要设置为工字形,即包括极柱本体和位于所述极柱本体两侧的极柱板,两个所述极柱板分别安装于所述顶盖的两个表面。为使得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之间电绝缘,两个所述极柱板与所述顶盖之间均需要设置一层绝缘垫。因此,沿垂直于所述顶盖的方向,所述顶盖在设有所述极柱的位置另外增加了两层极柱板和两层绝缘垫共四层厚度,导致所述顶盖的整体厚度增大,进而造成能量密度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电池。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材质为绝缘材料;/n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在所述通孔的贯通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导电件的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在所述通孔的贯通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导电件的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周缘,并与所述底壁一起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或所述第二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背对所述底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一表面一起形成收容槽;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由所述第一凸出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向所述电池的中心轴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表面一起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背对所述电芯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培培何平彭业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