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14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包括机座和龙门架,所述的机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罐和第二油罐,所述的的龙门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油罐和第四油罐,所述的第一油罐通过第一油泵管与第一油压缸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压缸驱动连接有左顶出杆体,启动所述的第一油罐、第二油罐、第三油罐和第四油罐分别对第一油压缸、第二油压缸和压合油缸上油,启动三个动力装置,令左顶出杆体和右顶出杆体带动底模座上下运动,压合油缸带动压板和冲压芯体对冲压模芯进行冲压,左顶出杆体和右顶出杆体对底模座实现支撑作用,大大提升了稳定性,第一压合杆体和第二压合杆体对压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冲压时力度不平衡而导致倾斜,四柱结构使得整体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柱式数控油压机
本技术涉及油压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四柱式数控油压机。
技术介绍
油压机是用于上模和下模的冲压常用设备,但是目前的油压机大多数由于上下模座比较重,冲压下来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导致产品质量变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不易偏移位置的四柱式数控油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四柱式数控油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包括机座和龙门架,所述的机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罐和第二油罐,所述的的龙门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油罐和第四油罐,所述的第一油罐通过第一油泵管与第一油压缸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压缸驱动连接有左顶出杆体,所的第二油罐通过第二油泵管与第二油压缸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油压缸驱动连接有右顶出杆体,所述的左顶出杆体和右顶出杆体上安装有底模座,所述的底模座内凹设置有冲压模芯,所述的龙门架顶部安装压合油缸,所述的第三油罐通过第三油泵管与压合油缸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油罐通过第四油泵管与所述的压合油缸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合油缸下方连接有第一压合杆体和第二压合杆体,所述的第一压合杆体和第二压合杆体末端连接有压板,所述的压板底部安装有冲压芯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油罐和第二油罐分别连接有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所述的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之间连通有过油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座内部设置有供所述的底模座配对的腔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油罐和第四油罐之间连通有第三回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启动所述的第一油罐、第二油罐、第三油罐和第四油罐分别对第一油压缸、第二油压缸和压合油缸上油,启动三个动力装置,令左顶出杆体和右顶出杆体带动底模座上下运动,所述的压合油缸带动压板和冲压芯体对冲压模芯进行冲压,通过左顶出杆体和右顶出杆体对底模座实现支撑作用,大大提升了稳定性,通过第一压合杆体和第二压合杆体对压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冲压时力度不平衡而导致倾斜,四柱结构使得整体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机座1、第一油罐2、第二油罐3、第三油罐4、第四油罐5、第三油泵管6、第四油泵管7、左顶出杆体8、右顶出杆体9、腔体10、冲压模芯11、冲压芯体12、压板13、第一压合杆体14、第二压合杆体15、压合油缸16、龙门架17、底模座18、第一油泵管19、过油管21、第一回油管22、第二回油管23、第三回油管24、第一油压缸25、第二油压缸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结合所示,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包括机座1和龙门架17,所述的机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罐2和第二油罐3,所述的的龙门架17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油罐4和第四油罐5,所述的第一油罐2通过第一油泵管19与第一油压缸2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压缸25驱动连接有左顶出杆体8,所的第二油罐3通过第二油泵管20与第二油压缸2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油压缸26驱动连接有右顶出杆体9,所述的左顶出杆体8和右顶出杆体9上安装有底模座18,所述的底模座18内凹设置有冲压模芯11,所述的龙门架17顶部安装压合油缸16,所述的第三油罐4通过第三油泵管6与压合油缸16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油罐5通过第四油泵管7与所述的压合油缸16相连接,所述的压合油缸16下方连接有第一压合杆体14和第二压合杆体15,所述的第一压合杆体14和第二压合杆体15末端连接有压板13,所述的压板13底部安装有冲压芯体12,所述的第一油罐2和第二油罐3分别连接有第一回油管22和第二回油管23,所述的第一回油管22和第二回油管23之间连通有过油管21,启动所述的第一油罐2、第二油罐3、第三油罐4和第四油罐5分别对第一油压缸25、第二油压缸26和压合油缸16上油,启动三个动力装置,令左顶出杆体8和右顶出杆体9带动底模座18上下运动,所述的压合油缸16带动压板13和冲压芯体12对冲压模芯11进行冲压,通过左顶出杆体8和右顶出杆体9对底模座18实现支撑作用,大大提升了稳定性,通过第一压合杆体14和第二压合杆体15对压板13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冲压时力度不平衡而导致倾斜,四柱结构使得整体稳定性更高。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座1内部设置有供所述的底模座18配对的腔体10,供底模座18复位进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油罐4和第四油罐5之间连通有第三回油管24,方便回油,形成循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包括机座(1)和龙门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罐(2)和第二油罐(3),所述的龙门架(17)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油罐(4)和第四油罐(5),所述的第一油罐(2)通过第一油泵管(19)与第一油压缸(2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压缸(25)驱动连接有左顶出杆体(8),所的第二油罐(3)通过第二油泵管(20)与第二油压缸(2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油压缸(26)驱动连接有右顶出杆体(9),所述的左顶出杆体(8)和右顶出杆体(9)上安装有底模座(18),所述的底模座(18)内凹设置有冲压模芯(11),所述的龙门架(17)顶部安装压合油缸(16),所述的第三油罐(4)通过第三油泵管(6)与压合油缸(16)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油罐(5)通过第四油泵管(7)与所述的压合油缸(1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柱式数控油压机,包括机座(1)和龙门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罐(2)和第二油罐(3),所述的龙门架(17)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油罐(4)和第四油罐(5),所述的第一油罐(2)通过第一油泵管(19)与第一油压缸(2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油压缸(25)驱动连接有左顶出杆体(8),所的第二油罐(3)通过第二油泵管(20)与第二油压缸(2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油压缸(26)驱动连接有右顶出杆体(9),所述的左顶出杆体(8)和右顶出杆体(9)上安装有底模座(18),所述的底模座(18)内凹设置有冲压模芯(11),所述的龙门架(17)顶部安装压合油缸(16),所述的第三油罐(4)通过第三油泵管(6)与压合油缸(16)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油罐(5)通过第四油泵管(7)与所述的压合油缸(16)相连接。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田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