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及查询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87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包括用户端、数据库和与用户端和数据库建立通信关系的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工况输入模块、信息读取模块、二次输入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和数据导入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人员根据客户提供的工况单生成工况输入模块,通过信息读取模块可以快速的读取输入表中的信息,通过中间计算模块,代替了人工的计算从而提高了数据计算的精准度,降低在设计计算时的出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及查询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配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及其查询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加速中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已成为共识;控制阀作为工业流体过程控制中的重要元器件,行业同样面临着升级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从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百万千万级核电站关键阀门、大型石油化工关键阀门等高端阀门制造着眼,对于阀门行业来说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从初低端加工到高品质制造,从单一工况到多工况适应,从经验化设计到数字化设计,从传统阀门到智能型阀门,从信息孤岛到大数据物联。为顺应发展趋势,控制阀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控制阀产品升级的保障也是控制阀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产品的配置是控制阀设计制造的第一步,所有产品数据均源于设计运行工况和配置结果,即配置工程师根据控制阀设计运行工况计算确定控制阀材质、尺寸、结构形式等,然后将配置后的数据移交设计工程师就各零部件行细化设计,而这种传统的控制阀配置方式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组成阀门的零部件很多,由于工程师无法判断是否设计过类似通用的零部件,在每次接单后经常会进行重复设计,从而增加了工作量,且降低了工作效率。2.由于过于依赖配置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对控制阀运行工况的理解及不同的技术人员设计习惯的差异,因此人员变动或者业务调整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的技术人员对同款阀门在相同运行工况下,进行设计时,零部件会出现不同的技术参数,会得出不一样的控制阀结构形式,从而不利于产品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而且设计时需要人工反复进行计算得出控制阀的基本信息,导致设计出错的概率较大。3.由于控制阀工况多变、产品及零部件繁杂,选型工程师难以与已有零部件及产品产生关联,即库存零件或设计过的零件无法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这会导致耗费大量的设计成本且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4.选型配置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之间的数据传递大多基于表格、文档等形式,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导致验证控制阀选型的合理性难度较大,设计工程师很难发现产品选型中存在的问题。5.设计好的产品不能够通过快速的查询分析手段应用于相同或相似的工况环境中,因此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无法对用户需求或工况变更做出迅速响应,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因此,为了解决控制阀传统的控制选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阀门的查询配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控制阀配置方式,重复设计的工作内容多,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过于依赖人的因素,不利于产品及零部件的标准化且设计出错的概率较大;选型工程师无法实时获取已有零部件及产品的信息,使得库存零件或设计过的零件无法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选型配置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导致验证控制阀选型的合理性难度较大;缺乏快速有效的查询分析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包括用户端、数据库和与用户端和数据库建立通信关系的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工况输入模块、信息读取模块、二次输入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和数据导入模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库包括阀门本体数据库、零部件数据库和执行机构部件库。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库还包括零件材料库、零件适用工况数据库、介质热力学参数数据库、标准压力级阀门材料压力-温度额定值数据库和连接件库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计算模块包括公称压力计算单元、热力学计算单元、阀芯流量计算单元和公称通径计算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查询模块包括零部件查询单元、搭建临时产品结构单元、阀门本体查询单元和执行机构推力校核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查询模块还包括装配关系等同单元、附件和连接件添加单元以及生成已有执行机构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工况输入模块为Excel输入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方便选型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使其达到对用户需求或工况变更做出迅速响应,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阀产品的查询配置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登陆用户端,选择阀门的类型,进入信息读取计算模块,选择输入表,读取输入表中的用户工况;第二步,读取完毕后,进入中间计算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根据读取模块用户工况的工艺介质;第三步,根据用户工况的工艺介质,中间计算模块通过中央处理器匹配零件材料库、介质热力学参数数据库查询符合工艺介质的阀体材质和介质的状态,根据阀体材质和介质的状态匹配标准压力级阀门材料压力-温度额定值数据库、介质热力学参数数据库和适用工况数据库,计算出公称压力、用户工况下热力学参数、阀芯流量和公称通径,将计算结果作为中间数据参与零部件查询;第四步,根据中间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通过查询模块,向已有零部件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将符合用户工况的零部件展列在客户端,获奖将阀门参数表导出,提供给技术工程师进入新产品设计;第五步,根据零部件查询单元查询的结果,通过临时产品结构搭建单元,向阀门本体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根据查询结果向执行机构校核单元发送校核请求或依查询结果经装配关系等同查询单元再次查询,根据装配关系等同查询单元的再次查询结果向执行机构校核单元发送校核请求;第六步,上一步进行推力校核时,需经中间计算模块计算阀门不平衡力,依据阀门不平衡力的计算结果向执行机构部件库发送查询请求,同时向执行机构部件库发送查询支架连接法兰请求,或者是依据装配关系等同查询单元的再次查询结果生成临时产品,进入新产品设计;第七步,根据执行机构部件库的查询结果生成阀本体产品结构,再进入添加附件连接件单元或在客户端上展列执行机构部件清单,生成已有执行机构部件或者导出阀门参数,进入新产品设计;第八步,通过数据导出模块将阀门本体结构、添加的附件和连接件及执行机构部件的数据导出生成客户物料清单和阀门数据表;第九步,通过数据导入模块将完成的新产品设计导入阀门本体已有产品数据库和已有零部件数据库以及执行机构部件库。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设计人员根据客户提供的工况单生成工况输入模块(即输入表),通过信息读取模块可以快速的读取输入表中的信息,通过中间计算模块,代替了人工的计算从而提高了数据计算的精准度,降低在设计计算时的出错率;通过查询模块的零部件查询单元和阀门本体查询单元在对应的数据库中查询适用于用户工况的零部件和阀门本体,从而不需要再对用户工况进行单独的计算设计,从而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因过于依赖选型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而产生的零部件技术参数不同,控制阀结构形式不同,不利于产品及零部件的标准化的问题,进一步还降低了设计计算出错率,而且通过数据导出模块实现了与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信息的数字化传递,消除信息孤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解决了已经过设计验证的产品不能够通过快速的查询分析手段应用于相同或相似的工况中的问题和因控制阀工况多变、产品及零部件繁杂,选型工程师难以与已有零部件及产品产生关联,即库存零件或设计过的零件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包括用户端、数据库和与用户端和数据库建立通信关系的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工况输入模块、信息读取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和数据导入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包括用户端、数据库和与用户端和数据库建立通信关系的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工况输入模块、信息读取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和数据导入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库包括阀门本体数据库、零部件数据库和执行机构部件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库还包括零件材料库、零件适用工况数据库、介质热力学参数数据库、标准压力级阀门材料压力-温度额定值数据库和连接件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计算模块包括公称压力计算单元、热力学计算单元、阀芯流量计算单元和公称通径计算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查询模块包括零部件查询单元、搭建临时产品结构单元、阀门本体查询单元和执行机构推力校核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查询模块还包括装配关系等同单元、附件和连接件添加单元以及生成已有执行机构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况输入模块为Excel输入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控制阀产品查询配置系统的查询配置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登陆用户端,选择阀门的类型,进入信息读取计算模块,选择输入表,读取输入表中的用户工况;
第二步,读取完毕后,进入中间计算模块,中间计算模块根据读取模块用户工况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冬孙健李向浩封宽海姜铭王江华王楚辉郎宇锋董狄军李思奥张旭芝玮玮盛建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